时间: 2025-05-04 10:0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1:27
和孙守
毛滂 〔宋代〕
回首长城卧落霞,云开桂影过昏鸦。
不须更要千红翠,醉眼灯前已乱花。
回头看长城,夕阳的余晖洒在上面,云层散开,桂花的影子映照在飞过的乌鸦身上。
不再需要那些千红万翠,醉眼看着灯下的景象,已是满眼的花团锦簇。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长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防御工事,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壮丽;而“桂影”则与桂花相关,桂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美好,这里的“云开”意味着一种清新明朗的景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意境。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醉翁,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他的诗词多体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常以细腻的描写和真切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下文人雅士常常在长城等名胜古迹游玩,借景抒情,表达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毛滂的《和孙守》以长城为背景,描绘了傍晚时分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感慨。首句“回首长城卧落霞”通过对长城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壮丽的视觉效果,夕阳下的长城显得既雄伟又柔美,暗示着历史的厚重与岁月的流逝。接着“云开桂影过昏鸦”则引入了桂花的意象,表现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同时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最后两句“不须更要千红翠,醉眼灯前已乱花”则通过对灯下繁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色彩的淡然与超脱,强调内心的满足与醉意。整首诗在意境上呈现出一种恬淡而又深邃的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呈现出一种对自然美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反映了对繁华世界的淡然态度,强调内心的真实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城”象征什么?
A. 历史的厚重
B. 秋天的景色
C. 江河的流淌
“醉眼灯前已乱花”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失落与烦恼
B. 满足与陶醉
C. 忧伤与孤独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繁华世界的追求
B. 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