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调笑》

时间: 2025-04-27 12:45:37

诗句

屏六曲红氍毹。

霰珠穿帘洞房晚。

歌倚瑶琴半羞懒。

天寒日暮可奈何,挂客冠缨玉钗冷。

钗冷。

鬓云晚。

罗袖拂人花气暖。

风流公子来应远。

半倚瑶琴羞懒。

云寒日暮天微霰。

无处不堪肠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45:37

原文展示:

调笑
作者: 毛滂 〔宋代〕

屏六曲红氍毹。霰珠穿帘洞房晚。
歌倚瑶琴半羞懒。天寒日暮可奈何,
挂客冠缨玉钗冷。钗冷。
鬓云晚。罗袖拂人花气暖。
风流公子来应远。半倚瑶琴羞懒。
云寒日暮天微霰。无处不堪肠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映衬出室内的柔美与温馨。屏风后是红色的氍毹,窗帘上挂着霰珠,夜晚的洞房显得格外静谧。歌声轻依在瑶琴上,带着几分羞怯和懒散。寒冷的天气和暮色让人感到无奈,挂在客人头上的冠子和玉钗都显得冰冷。鬓发微乱,罗袖轻拂,带来花香暖意。风流的公子似乎远道而来,依旧半倚在瑶琴旁,心中难免羞怯。寒云低垂,日落时分,霰雪轻飘,令人不胜肠断。

注释:

  1. 氍毹:一种柔软的地毯,通常用于装饰。
  2. 霰珠:指小冰粒,形容天气寒冷。
  3. 瑶琴:古代一种优雅的乐器,象征高雅的音乐。
  4. 冠缨:古代男子的帽子和装饰物。
  5. 钗冷:形容佩戴的玉钗在寒冷的天气中显得冰冷。
  6. 鬓云:形容发髻的状态,意指头发稍显凌乱。
  7. 罗袖:轻薄的袖子,通常用来表现女子的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华,号梅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曾任职于中央政府,因其才华横溢而受到重视。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生活细节,风格清新流畅,擅长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调笑》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此时的词人们常常在宴会上吟唱,描绘生活的美好与情感的细腻。该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爱情的感悟与追求。

诗歌鉴赏:

《调笑》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悟。诗中以寒冷的天气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愁的氛围。通过“屏六曲红氍毹”、“霰珠穿帘”等意象,诗人描绘出一个典雅而静谧的室内场景,反衬出外面寒冷的天气。

瑶琴的轻歌与羞懒的姿态,仿佛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内心挣扎。诗人多次提到“冷”,不仅是对天气的描绘,也是对心情的映射,暗示着对远方公子的思念与无奈。

诗的最后几句通过“云寒日暮天微霰”再次强化了寒冷的意象,情感愈加深沉,给人以余味无穷的感受。整体而言,《调笑》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既有对现实的细腻刻画,也有对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屏六曲红氍毹:描绘了一个装饰华丽的室内环境,红色的氍毹显得温暖而高雅。
  2. 霰珠穿帘洞房晚:通过霰珠与帘子形成鲜明对照,突显了外界的寒冷与室内的温暖。
  3. 歌倚瑶琴半羞懒:表现了轻松的音乐氛围,歌声与琴声交织,流露出几分羞怯。
  4. 天寒日暮可奈何:抒发了对于寒冷天气的无奈,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5. 挂客冠缨玉钗冷:暗示外界的冷酷,象征着对温暖情感的渴望。
  6. 鬓云晚:描绘女子的容貌,表达出一种若有所失的美感。
  7. 罗袖拂人花气暖:通过轻纱的袖子与花香,传递出温暖的情感和细腻的生活气息。
  8. 风流公子来应远:暗示着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与期待。
  9. 半倚瑶琴羞懒:再次强调了诗人对音乐的依赖与情感的纠缠。
  10. 云寒日暮天微霰:进一步强化了寒冷的意象,暗示着即将到来的孤独。
  11. 无处不堪肠断:表达了无处不在的忧伤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鬓云”比喻头发的状态,展现出女子的柔媚。
  • 拟人:如“歌倚瑶琴”,赋予音乐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有较好的对称感,使得诗句更具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环境与温暖的情感对比,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与思念中的复杂情感。它不仅反映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是对爱情深切思考的艺术表达。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而真挚,使得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同身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红氍毹:象征温暖与高雅的生活。
  2. 霰珠:象征寒冷的天气,带来孤独感。
  3. 瑶琴:象征音乐的优雅与心灵的寄托。
  4. 玉钗:象征女子的美丽与爱情的渴望。
  5. 花气:象征生活的温馨与柔美。

这些意象不仅在视觉上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在情感上增强了诗的表达,使得整首诗更具感染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瑶琴”象征什么?

    • A. 冷酷
    • B. 音乐的优雅
    • C. 远方的思念
    • D. 生活的烦恼
  2. 填空题:诗中“屏六曲红氍毹”描绘了一个____的环境。

  3. 判断题:诗中通过“霰珠穿帘”来表现温暖的气氛。 (对/错)

答案:

  1. B
  2. 温暖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描绘细腻情感与生活日常。
  • 苏轼的《水调歌头》:探讨人生感悟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对比:

  • 毛滂《调笑》与李清照《如梦令》
    • 两者都关注生活细节与情感表达,但李清照更强调女性的细腻感受,而毛滂则将孤独与思念交织得更为明显。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毛滂生平与作品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次韵璞翁,题艳爣词册 金缕曲 王彦卿除夕戏马台酹酒图 金缕曲 寿散木居士六十 金缕曲 既和君佩寄内词,更作此以广之 金缕曲 简巢南海上 金缕曲 诗词网充斥轻薄之作感赋 金缕曲 金缕曲 金缕曲 金缕曲 二次北上,留别里中诸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高蹈远引 釆字旁的字 一门百指 子母舟 虫鸣螽跃 磊落不凡 心字底的字 鼠字旁的字 装疯作傻 宝盖头的字 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恳谈 亹亹不倦 考练 善自为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