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4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46:02
岁寒而春迟,闰正月犹有雪。
三日乃消,今日方晴快。
东风果来否,雪意不肯消。
初疑寒作威,势猛意反韶。
玲珑开琼花,瑶草亦有苗。
细观如可人,玉立耿高标。
华屋本无寒,锦帐裘狐貂。
所怜小桃杏,冻蕾抱寒条。
却看雨成花,只忧身当樵。
语花慎勿忧,春久属云翘。
徐行意不浅,晚发必后凋。
年年绿暗时,逮此红芳夭。
左提白玉壶,右把黄金蕉。
往逐春未央,不但永今朝。
晓来红日暾,花信到柳桥。
寒冬已过,但春天却来得迟。闰正月时仍然有雪,三天后才开始融化,今天终于晴朗。东风果然来了吗?雪意仍然不肯消融。初时怀疑严寒作威,强劲的冷气却反而妨碍了春回大地。玲珑的琼花开始绽放,瑶草也已冒出嫩芽。仔细观察就像娇美的女子,亭亭玉立,气质高雅。华丽的屋子本无寒意,锦帐和狐貂裘令人感到温暖。可怜那小桃和杏树,冻蕾紧抱寒枝。再看看雨后花开,唯独担忧自己将会被砍伐。与花对语,切忌忧虑,春天来得慢,云翘将会归来。缓缓而行,心中意绪不浅,晚发的花朵必定会凋零。年年难得的绿意,此时红花开得正盛。左手提着白玉壶,右手拿着黄金蕉。往追逐春天的未央,不仅仅是今天的欢愉。清晨红日升起,花信已到柳桥。
毛滂(约1050年-约1110年),字子华,号梅溪,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作于春季,表达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寒冬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感受到的自然情感。
这首诗以“岁寒而春迟”开篇,直接呈现出冬春交替时节的气候特点,抒发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残冬的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毛滂将寒冷和春暖的对比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玲珑开琼花,瑶草亦有苗”,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花草,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诗中对于小桃和杏树的怜惜,既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关照,也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期待。
此外,诗中“左提白玉壶,右把黄金蕉”,在这种细节描写中,表现出一种生活的富足与闲适,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便在寒冷中也要保持一份从容与乐观。整首诗在忧与乐、寒与暖之间游走,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令人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延续。
岁寒而春迟,闰正月犹有雪。
说明冬季寒冷,春天姗姗来迟,反映出春天的不易来临。
三日乃消,今日方晴快。
雪在经过三天后才渐渐融化,今天终于放晴,带来一丝温暖。
东风果来否,雪意不肯消。
质疑东风是否真的来临,雪意仍然顽固,难以消退。
初疑寒作威,势猛意反韶。
初时怀疑严寒在作怪,寒气强劲反而影响了春的到来。
玲珑开琼花,瑶草亦有苗。
描绘初春时节,花草开始生长,生机勃勃。
细观如可人,玉立耿高标。
细细观察花朵,宛如美丽的女子,自然高雅。
华屋本无寒,锦帐裘狐貂。
室内温暖如春,豪华的帐幕和皮毛衣物令生活充满舒适。
所怜小桃杏,冻蕾抱寒条。
对小桃和杏树的冷冻花蕾产生怜惜之情。
却看雨成花,只忧身当樵。
期待着春雨带来的花开,但也担心自己会被砍伐。
语花慎勿忧,春久属云翘。
与花对话时要小心,不必太忧虑,春天终会归来。
徐行意不浅,晚发必后凋。
缓步而行,心中情绪复杂,晚开的花必然会凋零。
年年绿暗时,逮此红芳夭。
每年春天的绿意总是暗淡,唯有此时红花盛开。
左提白玉壶,右把黄金蕉。
一边提着白玉壶,一边拿着黄金蕉,象征丰盈与富贵。
往逐春未央,不但永今朝。
不仅仅是追逐眼前的春天,而是希望长久享受春光。
晓来红日暾,花信到柳桥。
清晨的红日升起,花开时节已然到来。
整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春天的期待与对冬天的不满,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玲珑开琼花”指的是什么?
“左提白玉壶,右把黄金蕉”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诗中“却看雨成花”,雨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可以与苏轼的《春宵》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毛滂更注重于春天到来的期待与过程的描写,而苏轼则更强调春天带来的轻松与愉悦。两者风格各异,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