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条虽苍劲而花色灼》

时间: 2025-04-25 21:53:03

诗句

九月菊偏与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

秋霜似同君子操,岁寒相遇长相好。

暑不与贞士谋,杨燥怒煌如相仇。

要之二菊所遭有难易,夏居其难秋若居其易。

君不见当年秦焰焦中州,儒坛处处同荒丘。

独余商山老人在,高卧林泉节不改。

平生不识咸阳门,晚随币聘来汉京。

欲兴诗书谈王道,再使风俗还归治古淳。

我评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无不可。

种之阶庭今几年,我自识花花识我。

粤从夏五开敷到残秋,更与黄花为辈俦。

嗟哉黄花非辈俦,老行难逐少年游。

此菊当为菊中第一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53:03

原文展示

九月菊偏与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秋霜似同君子操,岁寒相遇长相好。暑不与贞士谋,杨燥怒煌如相仇。要之二菊所遭有难易,夏居其难秋若居其易。君不见当年秦焰焦中州,儒坛处处同荒丘。独余商山老人在,高卧林泉节不改。平生不识咸阳门,晚随币聘来汉京。欲兴诗书谈王道,再使风俗还归治古淳。我评此花似此老,傲暑凌寒无不可。种之阶庭今几年,我自识花花识我。粤从夏五开敷到残秋,更与黄花为辈俦。嗟哉黄花非辈俦,老行难逐少年游。此菊当为菊中第一流。

白话文翻译

九月菊花特别适合秋霜,六月菊花不屈服于炎热的暑气。秋霜像是君子的操守,与寒冷的岁月相遇,长久地保持美好。暑气不与贞洁的士人共谋,杨树干燥,怒火中烧,如同仇敌。总之,两种菊花所遭遇的困难有难有易,夏天处于困难,秋天则相对容易。你不见当年秦朝的火焰烧焦了中原,儒家的讲坛处处荒废。只有商山的老人还在,高卧在林泉之间,节操不变。他一生不认识咸阳的城门,晚年随着聘书来到汉京。想要振兴诗书,谈论王道,再次使风俗回归古代的淳朴。我认为这种花就像这位老人,不畏暑热和寒冷,无所不能。在庭院中种植了几年,我认识花,花也认识我。从夏天的五月开花到秋天的残余,更与黄花为伴。哎呀,黄花不是同伴,老年难以追随少年的游玩。这种菊花应当是菊花中的第一流。

注释

  • 九月菊:指九月开花的菊花。
  • 六月菊:指六月开花的菊花。
  • 君子操:君子的操守和品德。
  • 贞士:指有节操的士人。
  • 杨燥怒煌:形容杨树在炎热中干燥,怒火中烧的样子。
  • 秦焰焦中州:指秦朝的战火摧毁了中原地区。
  • 商山老人:指商山四皓,古代隐士。
  • 咸阳门:指秦朝的都城咸阳。
  • 汉京:指汉朝的都城长安。
  • 王道:指古代儒家提倡的治国之道。
  • 黄花:指菊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家铉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儒家文化和隐士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君子操守和隐士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古代儒家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展现了菊花的坚韧和不屈,同时也隐喻了作者对君子操守和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九月菊偏与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一句,既描绘了菊花的自然特性,也象征了君子的坚韧和高洁。后文通过对商山老人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士生活的理想化形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菊花的赞美,传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月菊偏与秋霜宜:九月菊花特别适合秋霜,形容菊花在秋霜中更显美丽。
  2. 六月不受炎暑欺:六月菊花不屈服于炎热的暑气,形容菊花的坚韧。
  3. 秋霜似同君子操:秋霜像是君子的操守,比喻菊花的品质。
  4. 岁寒相遇长相好:与寒冷的岁月相遇,长久地保持美好,形容菊花的持久美丽。
  5. 暑不与贞士谋:暑气不与贞洁的士人共谋,比喻暑气的无情。
  6. 杨燥怒煌如相仇:形容杨树在炎热中干燥,怒火中烧的样子。
  7. 要之二菊所遭有难易:总之,两种菊花所遭遇的困难有难有易。
  8. 夏居其难秋若居其易:夏天处于困难,秋天则相对容易。
  9. 君不见当年秦焰焦中州:你不见当年秦朝的火焰烧焦了中原。
  10. 儒坛处处同荒丘:儒家的讲坛处处荒废。
  11. 独余商山老人在:只有商山的老人还在。
  12. 高卧林泉节不改:高卧在林泉之间,节操不变。
  13. 平生不识咸阳门:一生不认识咸阳的城门。
  14. 晚随币聘来汉京:晚年随着聘书来到汉京。
  15. 欲兴诗书谈王道:想要振兴诗书,谈论王道。
  16. 再使风俗还归治古淳:再次使风俗回归古代的淳朴。
  17. 我评此花似此老:我认为这种花就像这位老人。
  18. 傲暑凌寒无不可:不畏暑热和寒冷,无所不能。
  19. 种之阶庭今几年:在庭院中种植了几年。
  20. 我自识花花识我:我认识花,花也认识我。
  21. 粤从夏五开敷到残秋:从夏天的五月开花到秋天的残余。
  22. 更与黄花为辈俦:更与黄花为伴。
  23. 嗟哉黄花非辈俦:哎呀,黄花不是同伴。
  24. 老行难逐少年游:老年难以追随少年的游玩。
  25. 此菊当为菊中第一流:这种菊花应当是菊花中的第一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秋霜似同君子操”,将秋霜比作君子的操守。
  • 拟人:如“暑不与贞士谋”,将暑气拟人化,形容其无情。
  • 对仗:如“九月菊偏与秋霜宜,六月不受炎暑欺”,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君子操守和隐士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古代儒家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整首诗以菊花为载体,传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秋霜:象征君子的操守。
  • 暑气:象征无情的现实。
  • 商山老人:象征隐士生活的理想化形象。
  • 秦焰:象征战乱和破坏。
  • 儒坛:象征儒家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月菊”和“六月菊”分别象征什么?

    • A. 坚韧和高洁
    • B. 美丽和丑陋
    • C. 寒冷和炎热
    • D. 春天和秋天
  2. 诗中“秋霜似同君子操”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3. 诗中提到的“商山老人”象征什么?

    • A. 隐士生活的理想化形象
    • B. 战乱和破坏
    • C. 儒家文化
    • D. 现实社会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秋兴八首》: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家铉翁的《六月菊以夏中破萼至秋晚枝条虽苍劲而花色灼》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通过对菊花的描写,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但家铉翁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家铉翁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与家铉翁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 《杜甫全集》: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北园 李翰林 旅次寓题 钓车 李夫人二首 寄天台陈希畋 寄卢端公同年仁炯,时迁都洛阳,新立幼主 酒醒 偶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痴肥 考极 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羞字的笔顺练习_正确书写汉字羞 走字旁的字 名家描写春天的现代诗精选_春天现代诗赏析 左右等宽的汉字有哪些_左右等宽的字大全 入字旁的字 锦囊佳句 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陈臧 臼字旁的字 然字的拼音写法_汉字拼音学习 榆木脑壳 桃夭新妇 带走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及详细解析 轶事遗闻 躁结尾的成语 谷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