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3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39:37
作者: 范汭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兰房晓,络纬缫丝声未了。
一霎愁多少,桐阴斜压阑干小。
人悄悄,罗幕手慵开,
惟恐惊栖鸟。
清晨的兰房中,络纬的缫丝声还未结束。
一阵愁绪不知有多少,桐树的阴影斜斜地压在小小的栏杆上。
人静悄悄,手懒得去拉开罗幕,
只怕惊动了栖息的小鸟。
作者介绍: 范汭,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普遍具有清新婉约的风格,常表达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深刻体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写于诗人内心孤独、思念情人或友人的时刻,透过细腻的描绘和恰到好处的意象,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望江怨》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典诗歌,诗人在清晨的环境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首句的“兰房晓”展现了一个静谧而清新的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但紧接着“络纬缫丝声未了”却传达出一种无形的忧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苦闷。细致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缕缕未散去的思绪。
接下来的“桐阴斜压阑干小”,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加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感。桐树的阴影不仅是环境的反映,更是诗人情感的映射。此时的“人悄悄”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夜的静谧与人心的寂寥。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出色,通过“罗幕手慵开,惟恐惊栖鸟”的描绘,诗人表现出了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诗人在这种静谧中,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过往的无尽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测试:
“兰房”指的是:
A. 兰草装饰的房间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诗中“络纬”指的是:
A. 一种昆虫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惟恐惊栖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怒气
B. 柔情与珍惜
C. 高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