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8:4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8:42:39
锦堂春 用傅大询韵
作者:汪东 〔清代〕
萧索江城,寂寥庭院,凭阑思入遥天。
认碧螺山色,眉样连娟。
绣阁丝萦网户,玉筝尘满危弦。
望苕苕万里,人在云边。心在愁边。
楼前数行嘉树,但累累叶底,青子匀圆。
花下送君时候,薄脂双靥如莲。
恨朱颜不返,花到明年。还胜今年。
在萧条的江城中,庭院显得孤寂,我倚靠栏杆,静思向遥远的天空。
认得那碧螺山的颜色,宛如你的眉眼连绵。
绣阁的丝线缠绕着窗户,玉筝的弦上积满了尘埃。
远望万里,人在云边,心却在愁边。
楼前几株美丽的树木,满是累累的叶子,青色的果实均匀而圆润。
在花下送别君子的时刻,你的薄脂双颊宛如莲花。
我恨不得你的红颜常在,直到明年花开时节,依然胜过今年。
作者介绍:汪东(生卒年不详)是清代的诗人,擅长写风景和抒情诗,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江城,表面描写了一幅秋冬时节的景象,实际上蕴含了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悟。
全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的“萧索江城,寂寥庭院”瞬间渲染了孤独的气氛,接着通过“凭阑思入遥天”表现出诗人思绪的飞扬与无尽的遐想。诗中“认碧螺山色,眉样连娟”描绘了心中爱人的美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最后的“恨朱颜不返,花到明年。还胜今年”更是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未来美好期待的矛盾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出对离别的惆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萧索江城”的意思是:
A. 繁华热闹
B. 冷清凄凉
C. 生机盎然
“薄脂双靥如莲”中“莲”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果实
C. 一种树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