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

时间: 2025-05-07 08:40:54

诗句

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

河鲛纵玩难为室,

海蜃遥惊耻化楼。

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

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0:54

原文展示:

万里谁能访十洲,新亭云构压中流。
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
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
独留巧思传千古,长与蒲津作胜游。

白话文翻译:

谁能在万里之外去访寻十个岛屿呢?新建的亭子如同云彩般矗立在河流中央。即使河中的鲛人纵情玩乐也难以安居,远处海边的蜃楼让人惊叹,也让人感到羞耻。左右的名山尽收眼底,东西的大道则将轻舟束缚。唯有这巧妙的构思可以传承千古,常与蒲津一带的人们共同游览。

注释:

  • 万里:指遥远的距离,这里强调路途的遥远。
  • 十洲:传说中的十个岛屿,象征着神仙居住的地方。
  • 新亭:指新建的亭子,象征着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 河鲛:传说中的一种美丽的水中生物,象征着水乡的灵动。
  • 海蜃:指海中的蜃楼,常常让人觉得神秘而美丽。
  • 蒲津:指一个地点,可能是指长江边的一个渡口,象征着游览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细腻的情感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兼具古典与现代的风格,常常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寄托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期。李商隐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这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河流、亭子、名山和海蜃等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感受与思考。全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商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句“万里谁能访十洲”开篇设问,表现出诗人对遥远理想的向往,同时也引发读者的思考,仿佛在强调不可企及的美好。接下来的描写“新亭云构压中流”,则通过具象的亭子与抽象的云彩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伟大。

“河鲛纵玩难为室,海蜃遥惊耻化楼”两句,通过鲛人和蜃楼的描绘,传递出一种难以归属的情感,既有对美好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特别是“耻化楼”,给人以深刻的警醒,提醒人们对美的追求不能仅限于表面。

后四句则通过名山和大道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广阔视野,最后一句“独留巧思传千古”则是对自身创作的自信与期待,表明自己的思想与作品将会在历史长河中流传。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灵动而又深邃的美,体现了李商隐对自然、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谁能访十洲:设问句,表达了对遥远理想的向往。
  2. 新亭云构压中流: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亭子矗立于河流之上,象征人类的伟大与渺小。
  3. 河鲛纵玩难为室:河中的鲛人虽能纵情玩乐,但依然难以安居,暗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4. 海蜃遥惊耻化楼:蜃楼的美丽让人惊叹,但也让人感到羞愧,强调对美的追求不是肤浅的。
  5. 左右名山穷远目:描绘诗人广阔的视野,能够看到远方的名山。
  6. 东西大道锁轻舟:大道束缚着轻舟,象征现实的束缚与理想的追求。
  7. 独留巧思传千古:强调诗人的创作思考将会被后世传颂。
  8. 长与蒲津作胜游:表达与友人共同游览的乐趣,展现对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新亭云构”比喻亭子如同云彩般轻盈。
  • 对仗:如“左右名山穷远目,东西大道锁轻舟”,上下句结构对称,增强韵律感。
  • 设问:开篇设问引人思考,增强诗的哲理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映射了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体现出李商隐对生命与艺术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新亭:象征着人类的创造与自然的和谐。
  • 河鲛:代表自由与生活的乐趣。
  • 海蜃:象征着美丽与幻想的结合。
  • 名山:代表着伟大的自然和历史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洲”代表什么? A. 十个山峰
    B. 十个岛屿
    C. 十个城市
    答案:B

  2. “新亭云构压中流”中的“云构”指代什么? A. 亭子如云
    B. 天空的云
    C. 河流的云层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蒲津”象征着什么? A. 欢乐的游览
    B. 遥远的理想
    C. 生活的束缚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商隐 vs. 杜甫:李商隐的诗歌更倾向于抒情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与历史的沉重。
  • 《奉同诸公题河中任中丞新创河亭四韵之作》 vs. 《登高》: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观,但李商隐更着重于内心感受,杜甫则表现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诗词鉴赏与评析》

相关查询

望武夷山作 闻猿有感 秋怀 其二 江行杂诗九首 其七 咏史二十一首 其四 梅花七绝句 其六 题湖山烟雨图 其二 竹枝歌 其七 漫成(二首) 妙成观北亭用何逸林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放的词语有哪些 烧地眠,炙地卧 提土旁的字 辰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五典三坟 单耳刀的字 业根 枉辟 文过其实 包含殢的词语有哪些 翚散 走之旁的字 欺世惑众 包含瓦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罚的词语有哪些 若烹小鲜 如临深谷 啧有烦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