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0:06
九月於东逢雪
举家忻共报,秋雪堕前峰。
岭外他年忆,於东此日逢。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
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
在九月的东边遇见了雪,
全家人欢喜地相互报喜,
秋天的雪从山峰上飘落。
想起他年在岭外的场景,
在东边今天再次相逢。
雪花轻轻地飘落,纷扰着我的心情,
花儿虽稀薄却尚未凝重。
这哪里是因惊白了鬓发,
应该是为了洗净我病重的容颜。
作者介绍:李商隐(约812—858年),字义山,号蕴不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而著称。李商隐的诗歌常常充满情感与哲理,作品多取材于个人生活、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九月於东逢雪》写于秋天,正值白雪纷飞的季节,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与对过往的怀念。诗人在经历世事的纷扰与个人的病痛后,借助雪的意象来反思生命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
《九月於东逢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李商隐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诗中描绘了秋雪的意象,给人以清新、宁静的感觉,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从“举家忻共报”看,雪的降临带来了欢乐的气氛,诗人与家人共同享受这份喜悦,仿佛在这一刻,所有的忧愁都被雪花所覆盖。然而,随着“岭外他年忆”的转折,诗人开始思考过去的经历,显现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粒轻还自乱,花薄未成重”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雪花的轻盈与花朵的稀薄,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最后一句“岂是惊离鬓,应来洗病容”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内心挣扎,白发并非因惊慌,而是生活病痛的折磨。整首诗在轻松与沉重之间游走,让读者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雪,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秋雪”是指哪个季节的雪?
“粒轻还自乱”中的“粒”指的是什么?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