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50:25
原文展示:
乌夜啼·淡烟疏雨新秋
王庭筠 〔元代〕
淡烟疏雨新秋。不禁愁。记得青帘江上酒家楼。人不住。花无语。水空流。只有一双樯燕肯相留。
白话文翻译:
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雨点预示着新秋的到来,我心中不禁涌起愁绪。记得在那青帘遮蔽的江边酒楼上,人们来来去去,花儿默默无语,水流无声地流淌。只有一双燕子愿意停留在这船桅上。
注释:
- 淡烟疏雨:形容秋天的景象,烟雾淡淡,雨点稀疏。
- 新秋:初秋时节。
- 不禁愁:无法抑制的忧愁。
- 青帘:古代酒家常用青布做帘,这里指酒家的装饰。
- 江上酒家楼:江边的酒楼。
- 人不住:人们不停留,来去匆匆。
- 花无语:花儿默默无语,象征着寂静。
- 水空流:水流无声地流淌,形容时间的流逝。
- 樯燕:船桅上的燕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庭筠,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通过淡烟疏雨、江上酒家楼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的“只有一双樯燕肯相留”一句,更是凸显了诗人的孤寂和无人理解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烟疏雨的新秋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的“记得青帘江上酒家楼”一句,勾起了诗人对过往的回忆,而“人不住、花无语、水空流”则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最后,“只有一双樯燕肯相留”一句,以燕子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陪伴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淡烟疏雨新秋”:描绘了初秋的景象,淡烟和疏雨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忧郁的氛围。
- “不禁愁”: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忧愁情感,无法抑制。
- “记得青帘江上酒家楼”:回忆过去的场景,青帘和酒家楼增添了一种怀旧的色彩。
- “人不住、花无语、水空流”:通过人、花、水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 “只有一双樯燕肯相留”:以燕子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陪伴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花无语”,赋予花儿人的特性,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比:通过“人不住”与“樯燕肯相留”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初秋的景象和回忆过去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以及对陪伴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淡烟疏雨:描绘了初秋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忧郁的氛围。
- 青帘:古代酒家常用青布做帘,这里指酒家的装饰,增添了一种怀旧的色彩。
- 樯燕:船桅上的燕子,寄托了诗人对陪伴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淡烟疏雨”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 “青帘江上酒家楼”中的“青帘”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帘子 B. 青色的江水 C. 青色的山 D. 青色的天空
- 诗中的“樯燕”指的是什么?
A. 船上的燕子 B. 船桅上的燕子 C. 树上的燕子 D. 屋檐下的燕子
答案: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庭筠的《乌夜啼·淡烟疏雨新秋》: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王维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而王庭筠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王庭筠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