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1:01
送别吕令圣与
作者:杨万里 〔宋代〕
一门三相千子孙,
后有公家前诸袁。
有治国谱无县谱,
种爱在堂铭在门。
谁能不徼鬻爵恩,
民乃不识田亩钱。
姓名堕在诸公口,
去去云霄稳著鞭。
三年为寮无间然,
公行何得搀吾先。
取别当愁今更喜,
定知同醉西湖莲。
在一个家庭里有三位宰相,子孙繁多;
后面是公家的,前面是袁氏的。
有治国的谱系,却没有县里的谱系;
种下的爱在厅堂铭刻,门上也有铭文。
谁能不贪图爵位的恩宠,
百姓却不懂得田地和金钱。
名字都落在众人嘴里,
远去的云霄稳稳地驾驭着马鞭。
三年在这寓所中无所不在,
你怎么能扶持我的前辈呢?
告别时本该愁苦,如今却更为喜悦,
我知道我们定会在西湖的莲花下共醉。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徽州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作品多以白话而闻名。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送别吕令圣与》写于杨万里与吕令圣分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时事的思考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提及的家族、士人与百姓的关系,折射出社会的复杂与变化。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吕令圣的高贵出身和理想,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反思。诗的开头以“门三相千子孙”引出吕令圣的家世,表达出对其背景的敬仰,同时也引发了对权力与利益的思考。接着,诗中提到的“有治国谱无县谱”,暗示了社会的复杂性和对传统家族观念的批判,体现了作者对政治与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转折,表现出告别时的心情变化,从最初的愁苦转为喜悦,表明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用“定知同醉西湖莲”作为结尾,不仅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与感慨。
整首诗围绕着送别、友情、理想与社会现实展开,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展现出深刻的历史与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云霄”象征什么?
A. 高处的自由
B. 田地的丰收
C. 家庭的荣耀
答案:A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情的珍视与人生的追求
B. 个人的奋斗与理想
C. 社会的变迁与历史
答案:A
“一门三相千子孙”中的“三相”指的是?
A. 三个家庭
B. 三位宰相
C. 三个朋友
答案:B
以上内容涵盖了《送别吕令圣与》的多方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情感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