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0:1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0:13:23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眼高不肯住浦都,
梦绕江南水竹居。
却入青原更青处,
饱看黄本硬黄书。
翦裁风月聊堪醉,
折洗乾坤正要渠。
赐宅不应公得免,
未知北第似林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新居落成的祝贺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的视野远大,不愿停留在繁华的城市中,而是梦萦江南那清幽的水竹居所。
当他来到更青翠的青原,饱览那些难以忘怀的书卷。
在这里,尽情享受自然的风月,忘却尘世的烦恼。
这宅子赐予他,似乎是公的恩典,然他却不知道北边的楼阁是否如同那林间小屋般宁静。
诗中提到的江南水竹居,代表着理想的隐居生活,反映了士人的隐逸情怀。青原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暗示着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同时,"赐宅"的提法也反映出作者对命运的感慨,隐含着对社会地位与个人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田园诗,作品清新洒脱,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写于杨万里与朋友胡侍的新居落成之际,表达了对新居的祝贺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士人的隐逸情怀与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勾画出作者心中向往的江南水乡与青翠山原。首句“眼高不肯住浦都”表明诗人心系自然,不愿沉溺于城市的喧嚣,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志向。紧接着,诗人描绘了梦绕水竹的情景,水竹象征着清幽的生活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却入青原更青处”表达了诗人对更美好、宁静环境的追求,而“饱看黄本硬黄书”则隐喻了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自然的沉浸。后面的“翦裁风月聊堪醉,折洗乾坤正要渠”则传达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醉人境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陶醉。
最后两句“赐宅不应公得免,未知北第似林庐”则反映出一种对命运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预示着自己对世俗的淡泊与不羁,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同时,诗中蕴含的隐逸情怀,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生活的智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高洁的志向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选择,也体现了士人对自我价值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浦都”指的是哪里?
“翦裁风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对新居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