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参政 其七》

时间: 2025-05-02 13:20:44

诗句

和羹心事岁寒姿,若第风标舍更谁。

谩道色轻花更艳,几成涂抹水边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0:44

原文展示:

李参政 其七
和羹心事岁寒姿,若第风标舍更谁。
谩道色轻花更艳,几成涂抹水边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寒冷的岁月中,心中所思与那和谐的氛围相互交融。就像那清风的标志,若不再有人,归属又是谁呢?有人说花色轻浮而艳丽,但究竟有多少属于水边的枝条,还是被涂抹得一无是处呢?

注释:

  • 和羹: 比喻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 心事: 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思考。
  • 岁寒: 寒冷的岁月,象征艰难的时光。
  • 风标: 比喻风的指向,暗示方向或归属。
  • 谩道: 随意地说,带有不屑的意味。
  • 涂抹: 描绘、描摹,可能指对美好事物的损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君贞,号岱庐,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以豪放和清新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
  •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在此背景下抒发自己的心声,表达对人情冷暖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和羹心事”引入,既有对生活和谐的向往,又暗含心中忧虑的种种。接下来的“若第风标舍更谁”,则进一步探讨了归属感的问题,表现了孤独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最后两句则是对美的质疑,虽然色彩斑斓,却难免被时间和现实冲刷。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关注,也传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以及对人心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和羹心事岁寒姿: 诗人用“和羹”来比喻内心的和谐,反映出在岁寒之际,内心的思虑与外界环境的对比。
    • 若第风标舍更谁: 诗人质疑在这无常的世界中,真正的归属何在,表达了对于孤独感的探索。
    • 谩道色轻花更艳: 对于那些只看表面的人,诗人表示不屑,认为花朵的艳丽并不能代表其真实的价值。
    • 几成涂抹水边枝: 表达了美丽事物的脆弱与易逝,仿佛一切都被时间所侵蚀。
  • 修辞手法:

    • 比喻: “和羹”比喻内心的和谐。
    • 对仗: 诗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风标”赋予风以象征意义,表现了追寻方向的主题。
  •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探讨了内心的和谐与外界的冲突,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叹。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和羹: 代表内心的和谐与宁静。
    • 风标: 象征方向与归属。
    • : 代表美丽的事物,隐喻着表面的繁华与内心的空虚。
    • 水边枝: 意象中蕴含着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和羹”主要象征什么?
      • A. 内心的和谐
      • B. 外在的繁华
      • C. 自然的美丽
    2. 诗人对于“风标”的态度是?
      • A. 期盼归属
      • B. 表示无所谓
      • C. 追求方向
    3. “谩道色轻花更艳”表达了对什么的观点?
      • A. 对美的欣赏
      • B. 对表面繁华的质疑
      • C. 对生活的赞美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豪放与魏了翁的细腻,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李白常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豪情,而魏了翁则更关注细腻的内心感受与人际关系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眉州郡燕大醉中间道驰出城宿石佛院 梅市书事 幽居 园中对酒作 邻曲 致仕後述怀 出游 暮秋有怀王四季夷 醉舞 秋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名下无虚士 革字旁的字 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天上少有,地下难寻 班旋 记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覆帐 耳刀旁的字 修开头的成语 试金石 清交素友 启瞶振聋 包含泛的词语有哪些 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欠字旁的字 铢称寸量 麦字旁的字 癯弊 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