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30:10
诗名: 八月十四夜月用旧作韵呈诸友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诗歌内容:
鬓发成宣面欲黎,逢人耻诵故年诗。
才看震象应知满,未睹乾爻已识亏。
止处光明浑在里,偶然显晦谩随时。
风光流转浑閒事,要与知心结久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月夜中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珍视。诗人感叹自己的白发已显,脸色如同将要入夜般黯淡,遇到朋友时却羞于背诵旧作。虽然看到了震象(代表月亮的变化),已然知道它会圆,但未见到乾爻(代表阳光的变化),已能感受它的缺失。诗人在明亮的地方静止,偶尔的阴晴变化随时间流逝。风光流转犹如闲事,唯愿与知心朋友长久相伴。
作者介绍: 魏了翁,字子振,号月渔,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取材于生活,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其诗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八月的中秋之际,正值月圆之时,诗人借此月光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以及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反映了当时文人重视友情、热爱自然的情怀。
这首诗在月光的映照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视。首句以“鬓发成宣”开篇,直接表露出诗人的年龄与忧愁,不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逢人耻诵故年诗”,则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自卑和对时光的无奈。诗人在观察自然变化中,感受到人生的圆满与缺失,而“止处光明浑在里”则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全诗语言简练,却意蕴深远。诗人非常巧妙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现象相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意境。这种意境使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诗中交融,展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月夜的景色和个人感受,探讨了时间流逝与友谊的主题,表达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鬓发成宣”指的是:
A. 年轻
B. 衰老
C. 兴奋
D. 健康
“止处光明浑在里”主要表达了:
A. 内心的安宁
B. 对朋友的思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时间的惋惜
诗人希望与知心朋友:
A. 短暂相聚
B. 长久相伴
C. 经常争吵
D. 互相竞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