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1:51
曩与刘公同一邦,如今背我去堂堂。
京师尊贵在朝者,为问谁能逾阿章。
我曾与刘公同为一地的朋友,而今他却大模大样地离我而去。
在京城中尊贵的朝廷之人,谁能问问谁能逾越阿章的高峰呢?
阿章山是一个象征性的地点,代表着高峰和难以逾越的理想。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山峰来比喻人生中的理想与目标。
魏了翁,字承宗,号冯溪,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及散文,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平易近人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此诗写于魏了翁与刘公的友谊之际,反映了作者对朋友离去的感慨,隐含着对人事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友情的怀念和对朋友远行的无奈。开篇以“曩与刘公同一邦”引入,勾起读者对过去亲密关系的回忆,接着“如今背我去堂堂”则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刘公的背离让人感到失落。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转而关注京城的尊贵之人,提问“谁能逾阿章”,这不仅是对朋友的追问,也是对理想与人生目标的反思。这种问句蕴含着一种无奈与渴望,表现了作者在失去友人后对生活的迷茫与思索。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怀念,又有对人生高峰的追求,展现出魏了翁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惋惜,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思考,折射出作者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感悟。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阿章”指的是?
A. 一位朋友
B. 一座山
C. 一个城市
D. 一首诗
填空题:诗的第一句提到“曩与刘公同一__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赞美。(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