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靖州判官陈子从山水图十韵·雪中访友》

时间: 2025-05-01 10:40:55

诗句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

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0:55

原文展示: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

白话文翻译:

怀念友人能有这样的清谈,真是乐事无穷。剡溪的兴致已尽,尚未明白伐木的诗意。

注释:

  • 怀人:思念朋友。
  • 清晤:清谈、畅谈,指心灵上的交流。
  • 乐浩无期:快乐的时光无尽无休。
  • 剡溪:指剡溪,位于今浙江省,风景如画。
  • 兴尽返:兴致已尽,返回原处。
  • 伐木诗:伐木的诗歌,象征着人们的生活和劳作。

典故解析:

剡溪在古代被誉为风景名胜,很多文人雅士曾在此吟咏。诗中提到的伐木,隐喻着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和谐。魏了翁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40-1099),字子翁,号清白,晚号洮溪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雪中,正当寒冬,诗人怀念友人,思绪万千,借景抒情,表达在雪中访友的情感与乐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淡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持久的快乐。诗人在雪中访友,感受到自然的寒冷,却因与友人相聚而温暖心灵。开头两句“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清谈之乐让他觉得这份快乐是无止境的。接下来的“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则通过对剡溪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自然的和谐美。剡溪的美与伐木的劳作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人们在自然中生活的哲理。整首诗在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怀人得清晤:思念朋友,与友人畅谈的乐趣。
  • 此乐浩无期:这种快乐似乎没有尽头。
  • 剡溪兴尽返:剡溪的游兴已经结束,准备返回。
  • 未喻伐木诗:尚未明白伐木的诗意,暗示对生活的理解还不够深刻。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剡溪、伐木等意象构成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在自然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和生活的哲理。

意象分析:

  • 剡溪:象征自然美,代表诗人的游历与思考。
  • :象征纯洁和宁静,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 伐木:象征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剡溪”是指什么地方?

    • A. 山
    • B. 河流
    • C. 城市
    • D. 村庄
  2.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

    • A. 生气
    • B. 忧伤
    • C. 思念
    • D. 疏远
  3. “此乐浩无期”中的“乐”指的是什么?

    • A. 劳作
    • B. 交谈
    • C. 旅行
    • D. 读书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魏了翁与王维的山水诗,魏的诗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海棠 玩易斋 和杨公维二首 挽黄承事三首 挽刘主簿令二首 从三舅氏携儿侄游向园分韵得买字 凤栖梧(寿外舅) 挽谷子长 送伯华醉归不寐又用韵杂言二首 寿湖南汪仓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玉除彤庭 黄油 广字头的字 中道而废 佳丽城 吐凤之才 钟离委珠 虎狼之心 病字头的字 蚁冢 牛字旁的字 简逸 奇葩异卉 欠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