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0:55
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
怀念友人能有这样的清谈,真是乐事无穷。剡溪的兴致已尽,尚未明白伐木的诗意。
剡溪在古代被誉为风景名胜,很多文人雅士曾在此吟咏。诗中提到的伐木,隐喻着生活的艰辛与自然的和谐。魏了翁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魏了翁(约1040-1099),字子翁,号清白,晚号洮溪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此诗作于雪中,正当寒冬,诗人怀念友人,思绪万千,借景抒情,表达在雪中访友的情感与乐趣。
这首诗以清淡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持久的快乐。诗人在雪中访友,感受到自然的寒冷,却因与友人相聚而温暖心灵。开头两句“怀人得清晤,此乐浩无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清谈之乐让他觉得这份快乐是无止境的。接下来的“剡溪兴尽返,未喻伐木诗”,则通过对剡溪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自然的和谐美。剡溪的美与伐木的劳作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人们在自然中生活的哲理。整首诗在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的感悟。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敬畏,表达了在自然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深厚和生活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剡溪”是指什么地方?
诗人对友人的感情是:
“此乐浩无期”中的“乐”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