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4:45
须弥纳芥事堪惊,千岁聊堪一日评。
世上相逢俱梦寐,古来何处是功名。
簿书听我依俙了,云水陪君浩荡行。
便与此山同不朽,不应惆怅复牵情。
须弥山与细小的草芥,真是令人惊讶,千年的功名也不过是一日的评判罢了。
世间的相遇都是梦中景象,古往今来哪里才有真正的功名呢?
账簿的事情我已不再关心,愿随君在云水之间悠然行走。
与这山河同样长存,怎能再因惆怅而牵挂情感呢?
晁补之(1050-1120),字仲明,号白石,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以及对友人的怀念。
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时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诗人借此表达对功名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与祝福。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
《叙旧感怀呈提刑毅父并再和六首》展示了晁补之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须弥纳芥”引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世事的惊叹。诗人在这里提醒我们,千年的功名与一日的生命相比,何其渺小。接着,他以“世上相逢俱梦寐”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无奈与感慨,似乎在说世间的相遇不过是梦中的幻影,真正的功名又有几人能得?
在后半部分,诗人抛却文书的繁杂,选择与自然同行,象征着对世俗名利的放下。他愿意随云水而行,享受自由的生活,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同时,诗的最后再提及“不应惆怅复牵情”,表达了对过去的释怀与对友人的深情祝福,给人以温暖与力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人生的感悟,体现了深厚的哲理与情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功名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强调人生的短暂,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诗中“须弥”象征什么?
诗人对功名的态度是?
“云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杜甫《登高》与晁补之《叙旧感怀》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杜甫更倾向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晁补之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心灵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