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5:17
青玉案 寄呈心斋先生
尤澹仙 〔清代〕
新凉夜散梧桐树。高阁卷帘凝伫。
人隔蒹葭谁共语。风前短笛,柳梢残月,尽是牵愁处。
浮云富贵何堪数。转瞬韶华不如故。
去去仙源寻旧路。青衫云鬓,红裙泪眼,总被多情误。
在这个新凉的夜晚,梧桐树下的微风轻拂,高阁中卷起帘子,凝视着外面。
人们在蒹葭间隔着,谁能倾诉衷肠呢?只见风中传来短笛的声音,柳梢上挂着残月,这一切都是牵挂的地方。
浮云与富贵又怎么能去计较呢?转瞬之间,时光流逝,不如往昔。
我想去仙源处寻觅旧路。青衫和云鬓的我,红裙泪眼的她,终究是被多情所误。
尤澹仙,清代诗人,名不详,号澹仙,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感情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此诗作于清代,可能是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或对美好情感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纠葛的思考。
《青玉案 寄呈心斋先生》是一首充满浓郁情感的词作,诗中以清秋夜为背景,描绘了梧桐树摇曳的景象,透出一种忧伤的气氛。开篇的“新凉夜散梧桐树”便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清新而又略带伤感,令人不禁联想到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惆怅。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高阁卷帘凝伫”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喧嚣、独自思索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词中“人隔蒹葭谁共语”的句子,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增添了诗歌的伤感。短笛声与柳梢残月的描绘,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与思念的情感,仿佛在风中回荡的乐声与皎洁的月光都在诉说着那份难以言喻的愁苦。诗人继而反思“浮云富贵何堪数”,对名利的无奈与轻视,体现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最后两句“去去仙源寻旧路”则显得特别动人,青衫云鬓和红裙泪眼的对比,象征着对理想、情感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也反映出深刻的多情误解。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切思考以及对情感的细腻刻画。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情感的复杂思考,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充满了对多情的无奈与感慨。
诗中“新凉夜散梧桐树”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气氛?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A. 笛声、月光
B. 山水、花鸟
C. 城市、繁华
D. 战争、悲伤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富贵的追求
B. 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多情的无奈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人生的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