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2:38
九日度折岭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脩途苦悠悠,行迈日靡靡。
间道避群凶,弛担倦行李。
重冈颇峻极,一上三十里。
荆榛塞旧蹊,设险防贼轨。
凿空破狼石,猿径仅容趾。
俯身视悬崖,骇汗如流水。
回首问仆夫,仓皇谋进止。
邓公固忠臣,王阳真孝子。
经营能几何,蹈历乃至尔。
佳晨怀故乡,绝顶步屐齿。
醉帽落清樽,浮香嚼金蕊。
岁事行晏阴,四郊复多垒。
浩歌归去来,吾行且安俟。
这条修长的路途苦涩而悠长,走在上面日头渐渐变得懒散。
我从小路避开众多凶险,放下背包疲惫地走着。
重重的山冈极为陡峭,走上去竟有三十里之远。
荆棘杂草封闭了旧路,设下重重险阻防备盗贼。
凿山破石,艰难行进,猿猴的小径仅能容得下脚趾。
低头俯视悬崖,惊恐的汗水像流水般涌出。
回头询问仆人,慌忙地商量前进与停止。
邓公是位忠臣,王阳是位孝子。
经营人生能有多少,经历的艰难与磨难到头来又算什么。
在美好的早晨怀念故乡,登上绝顶脚步轻盈。
醉酒的帽子落下清酒的樽子,浮动的香气仿佛在嚼金色的花蕊。
岁月过得悠闲而阴沉,四周又重新堆积起许多垒土。
高歌着归去,安然等待我的行程。
周紫芝,字瑾,号惭愧,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末至南宋初期。他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描绘而著称,作品多以山水、游历为题材,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思考。
《九日度折岭》创作于作者游历之际,正值重阳节,诗中描写了艰难的行程与对故乡的思念,折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九日度折岭》是周紫芝的一首描写旅途艰辛与对故乡思念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人在艰难的旅途中所经历的苦涩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头几句以“脩途苦悠悠,行迈日靡靡”引入,便让人感受到长途跋涉的疲惫和时间的流逝;而后“间道避群凶,弛担倦行李”则描绘了避开危险的无奈与重担的累积。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诗人通过“重冈颇峻极,一上三十里”表达了山的险峻和行走的艰难,接着用“凿空破狼石”生动地描绘出行路的艰辛;而“俯身视悬崖,骇汗如流水”则将恐惧和紧张的情感生动地展现出来。诗中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生的深刻反思。
最后,诗人以“浩歌归去来,吾行且安俟”结束,表达了对归途的期盼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在艰苦的旅途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平衡。这首诗以其鲜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周紫芝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艰难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艰难的行走中,诗人反思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最终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种种不易。
“脩途苦悠悠”中的“脩”字的意思是:
A. 苦
B. 修长
C. 悠长
诗中提到的“邓公”指的是:
A. 邓小平
B. 邓艾
C. 邓超
“俯身视悬崖,骇汗如流水”中表达的情感是:
A. 兴奋
B. 恐惧
C. 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