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2:32
掌故吾能说,雍乾溯以还。
禅心辟初地,小幸集汪班。
遂进群藩宴,兼怡圣母颜。
升平六十载,乃大启三山。
我能够讲述历史的故事,从雍正到乾隆,时间在不断流逝。
内心的宁静仿佛开启了新天地,小小的快乐汇聚在这里。
于是,我参加了诸侯的宴会,也让圣母(慈禧太后)面露欢颜。
经过六十年的太平盛世,终于开启了三山的伟大事业。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佩弦,号惭庵,晚号湘湖渔者,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慧,才华横溢。龚自珍以其独特的诗风闻名,作品多关注社会时事,表达对民生的关怀。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蕴含深刻的思想。
这首诗作于清朝乾隆年间,正值盛世,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在游览圆明园时,回顾历史、感慨时政,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欣慰与思考,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的追溯,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敬重与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古诗的韵律,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全诗以历史为线索,开篇通过“掌故吾能说”引出对历史的回顾,显示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厚积淀与思考。接着提到“禅心辟初地”,用禅宗的宁静心境,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欣赏和珍惜。诗中的“群藩宴”一方面展示了当时的政治盛况,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往。最后一联“升平六十载,乃大启三山”则是对国家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对友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热切期盼,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对友人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当下的珍惜和对未来的信心。
诗中提到的“雍乾”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禅心辟初地”中的“禅心”指的是什么?
“升平六十载”指的是多少年的太平盛世?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龚自珍的这首诗更加内敛,强调历史的积淀与内心的宁静,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两者在主题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文化内涵和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