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3:1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3:17:23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作者:郑刚中〔宋代〕
峨冠执法公家整,端冕临祠我亦严。
深米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在腊祭前夕,公家整齐地着装,我也因此显得严肃端庄。
在这个寒冷的小日子里,炉火中的香气传递着问候,我静坐在疏帘之后,感受着这份清幽。
腊祭是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祭祀活动,通常在农历十二月举行,旨在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来年丰收。诗中提到的“峨冠”和“端冕”都是与祭祀仪式相关的服饰,表现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作者介绍:郑刚中,宋代著名诗人,以其严谨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涉及自然、节令和人事,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腊祭前夕,表现了诗人对祭祀活动的重视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通过描绘周围的氛围,传达出一种清静而庄重的心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腊祭前夕的庄重氛围。首联“峨冠执法公家整,端冕临祠我亦严”中,通过对比公家和个人的严肃着装,突显出祭祀的庄重性。诗人不仅在视觉上营造了一种严肃的氛围,更在情感上表达了对这一传统仪式的敬畏与重视。
接下来的“深米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则通过描绘焚香的情景,带来了一种清幽的氛围。诗人静坐在疏帘之后,仿佛与外界隔离,内心却因香气的传递而感受到一种温暖和亲切。小寒的时节,寒冷的天气和炉火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仪式感和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祭祀文化的尊重,以及在严肃氛围中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通过描绘腊祭前夕的景象,诗人传达了对祖先和传统的怀念与敬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深米炉香通问讯”中的“问讯”指的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刚中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均通过对自然和时节的描绘,反映内心的情感状态。郑诗重在仪式感的描写,而杜诗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