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6 20:45: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45:09
冬至春不雨元夕后一日雨作邦人甚喜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晴冬酿春温,气候如浊酒。
我虽六尘清,亦若醉一斗。
朝来天风云,高叶聚良久。
向晚等甘露,数点断还有。
迤逦万瓦鸣,飘潇近窗牖。
郁陶散襟怀,秀润入花柳。
出门闻笑语,蹈舞皆白叟。
指予西江水,不可到南亩。
十日田无秧,奈此家数口。
乃知天地心,慈爱均父母。
吾侪拙于言,额上但加手。
人穷诗或工,肯为作诗否。
在这个冬天,温暖的阳光让春天的气息弥漫,天气就像浑浊的酒一样。我虽然心境清明,但也仿佛喝醉了一斗酒。早晨,天上风云变幻,树叶在高空聚集了很久。傍晚时分,期待甘露的降临,虽然只有几滴,依然令人期待。远处传来万瓦齐鸣的声音,细雨飘洒在窗前。心中郁结的情感如同春雨滋润着花柳。出门时听见笑语,白发的老人们都在欢舞。有人指着西江水告诉我,南边的田地无法到达。十天来,田里没有秧苗,家中几口人该如何生活呢?这让我明白天地之心,慈爱均如父母。我等人言辞拙劣,额上只加了手。人若贫穷,诗或许能工,愿意为我作诗吗?
郑刚中,宋代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田园风光与人情世态为题材,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首诗作于冬至后,春天即将来临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冬季与春天交替的天气变化,寄托对生活的感慨与期待,反映出人们对自然恩泽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冬至之后人们对春天的向往与期待。开篇用“晴冬酿春温”形象地描绘了冬季温暖的气候,气候如同浑浊的酒,暗示着春天的萌芽。在这样的气候下,诗人感到心境中的清明与醉意交织,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喜悦。接着,诗人描绘了早晨的风云变化,傍晚的甘露期待,这些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
在描写人们生活时,诗人通过“闻笑语,蹈舞皆白叟”展现了社会的和谐与欢乐,突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然而,诗中“十日田无秧,奈此家数口”则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结尾处“吾侪拙于言,额上但加手”则以自谦的态度,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反思,诗人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甘露”比喻什么?
A. 雨水
B. 恩泽
C. 露水
D. 清泉
“我虽六尘清,亦若醉一斗”中“六尘”指的是什么?
A. 六种情感
B. 六种欲望
C. 眼耳鼻舌身意
D. 六种人生经历
诗中的“白叟”指代什么?
A. 年长者
B. 农民
C. 学者
D. 诗人
答案:
《春晓》中描绘的春天的生机与这首诗中的温暖冬日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不同季节对人的影响与感受。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美好的期待,但视角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