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46
曾辱先公褒一字,而今谁念次公狂。惟应鲁国奇男子,肯说江东老孝章。
我曾因为先公的光辉而受到辱骂,如今又有谁记得你这位后辈的狂妄?唯有鲁国的那位奇男子,才会提起江东的老孝章。
这首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古今人物的感慨。诗人首先提到自己曾因对先公的崇敬而受到辱骂,似乎在反思自己对先辈的态度。接着,他转向后辈次公,指出如今无人问津,反映出对当下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失望。最后,诗人提及鲁国的奇男子,暗指历史上有远见卓识的人物,表现出对真正道德情操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在字句间流露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人性的关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敬重与对当代人的失望,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先公”指的是谁?
A. 作者的朋友
B. 先哲
C. 诗人的父亲
D. 杭州的名士
“惟应鲁国奇男子”中的“奇男子”指的是?
A. 孟子
B. 孔子
C. 诸葛亮
D. 李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胡长龄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对当代态度的批判,但胡长龄更侧重于对德行的追求,而李白则更显豪情万丈和对人生的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