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2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35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作者: 陈象舆 〔宋代〕
孝弟扬芳累世传,书斋云锁碧峰前。
轩窗翠滴松筠接,砌槛清涵水石连。
旌表华门诚积善,褒崇合族慤敦贤。
义高管郑徵猷远,名重曾颜德行全。
弟侄登科当景连,公卿记美会佳篇。
华林胜概终寻访,旧约依依已数年。
这首诗的意思是:孝道和兄弟情谊在这一家世代相传,书房被云雾缭绕,矗立在碧绿的山峰前。窗外的翠绿松竹在雨滴中相接,台阶旁的栏杆清澈地映照着水石的美景。华门的旌旗昭示着积德行善,家族的荣誉也崇尚贤良。义气高尚的人如郑氏,在外名声远播,德行出众。侄子们登科及第,名位显赫,佳作频出。华林的美景,我终会再去探访,旧日的约定依然萦绕心间,已过去了好几年。
陈象舆,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名流传。其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家族美德的推崇。
此诗写于其对胡氏华林书院的探访之际,表达了对家族荣誉与德行的赞美,体现出浓厚的儒家文化背景。
这首诗以华林书院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充满文化气息和道德情操的环境。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示了书院的美丽与宁静,体现了诗人对读书求知的向往与珍视。开头两句强调孝道和兄弟情,传达出诗人对家庭美德的重视。通过“书斋云锁碧峰前”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个理想的学习环境。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书院的优雅与静谧。松竹的翠绿、雨滴的清澈,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诗人在这里不仅描写外在的环境,更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对知识的渴望。
此外,诗中提到的华门和家族的积德行善,进一步强调了道德与文化的传承。尤其是“义高管郑徵猷远,名重曾颜德行全”这两句,传达出对家族中贤良者的敬仰,表现出一种对传统美德的深厚认同。
结尾提到“华林胜概终寻访,旧约依依已数年”,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及对未来再访的期待,这种情感也让整首诗充满了温暖与人情味,突出了一种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族传统美德的推崇与对读书求知的向往,通过对华林书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表现出温暖的人情味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家族美德是什么?
A. 忍耐
B. 孝弟
C. 富贵
诗人描绘的书院环境如何?
A. 嘈杂
B. 清幽
C. 贫瘠
“义高管郑”中的“义”指的是什么?
A. 财富
B. 道德
C. 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