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绮罗香 用原韵,答赠甬上钱蛰庵见赠》

时间: 2025-05-03 03:12:05

诗句

古鄮名家,彭城遗胄,所至公超成市。

文效元和,诗以景龙为体。

论学识、雅似颛孙,羡经术、精于杨起。

第无如、弃世逃名,窜身长向瞿昙里。

君家历世仕宦,况祖祢忠孝,名传黄纸。

每辑残编,尚见泪痕如泚。

寻欢会、偶在申江,叹孤游、有如樗里。

又谁知、廿载相思,见君自此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3:12:05

原文展示:

绮罗香
古鄮名家,彭城遗胄,所至公超成市。
文效元和,诗以景龙为体。
论学识雅似颛孙,羡经术精于杨起。
第无如弃世逃名,窜身长向瞿昙里。
君家历世仕宦,况祖祢忠孝,名传黄纸。
每辑残编,尚见泪痕如泚。
寻欢会偶在申江,叹孤游有如樗里。
又谁知廿载相思,见君自此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古代名家和彭城后裔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文人雅士的钦佩。作者认为,古代的诗歌如同景龙一般,气势磅礴。他赞美了像颛孙这样的学者和精通经典的杨起,然而他自己却选择了隐居,远离名利,躲在瞿昙(即佛教的发源地)之中。提到对方家族的历史,表明他们代代仕宦,祖辈忠孝,声名远播。每当翻阅残余的诗篇,诗中仍然留有泪痕,似乎是在感怀往事。偶尔在申江聚会,感叹孤独游荡的生活,像樗里一样的无奈。最终,他提到与君相识的二十年相思,似乎是从此刻开始的。

注释:

  • :古地名,今河南省南部。
  • 彭城:古代地名,今江苏省徐州市。
  • 超成市:超越平常的市场,形容文化繁荣。
  • 元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集名,代表文风。
  • 颛孙:古代著名的学者,智者。
  • 杨起:指杨雄,汉代文学家。
  • 瞿昙:即古印度的佛教发源地。
  • 黄纸:古代用于书写的纸,象征文学的传承。
  • 樗里:寓意孤独,形容无名之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奇龄(约1670-1750),清代诗人,字子元,号秋水,浙江人。以其诗文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学繁荣的时期,作者通过此诗表达对往昔文人、友人的怀念以及对孤独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绮罗香》通过对古代名家与友人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执着与热爱。诗的开头以古鄮名家引出,显示出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接着,诗人以对比的方式,强调了个人的选择与社会的期待之间的矛盾。在对友人历史的赞美中,诗人又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表现出对名利的淡泊和对孤独的自省。整首诗在表达怀念与孤独的同时,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句间字字珠玑,情感真挚,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鄮名家,彭城遗胄:开篇提及古代的名门,展示文化的传承。
  2. 所至公超成市:文人到处受欢迎,文化盛行。
  3. 文效元和,诗以景龙为体:诗歌的风格和内容反映了时代的文风。
  4. 论学识雅似颛孙:赞美学识高雅的文人。
  5. 羡经术精于杨起:羡慕精通经典的学者。
  6. 第无如弃世逃名:个人选择隐居,远离名利。
  7. 窜身长向瞿昙里:隐居在佛教发源地,象征追求内心的宁静。
  8. 君家历世仕宦:提到对方家族的荣耀与历史。
  9. 况祖祢忠孝,名传黄纸:祖辈忠孝的美名流传。
  10. 每辑残编,尚见泪痕如泚:翻阅旧诗,留下泪痕,感怀往事。
  11. 寻欢会偶在申江:偶尔聚会,却觉得孤独。
  12. 叹孤游有如樗里:感叹自己如无名之辈般孤独无依。
  13. 又谁知廿载相思:感慨长久的相思之情。
  14. 见君自此始:与友人相识的情感从这一刻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对比古代名家与自身的选择,增强情感的对比。
  • 对仗:如“羡经术精于杨起”,增强了诗的对称美。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句式,增强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名利的淡泊。诗人通过对比与自省,展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鄮:象征文化的根源。
  • 名家:象征文人的光辉与成就。
  • 瞿昙:象征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 黄纸:象征文学的传承与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瞿昙”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中国古代名城
    • B. 佛教发源地
    • C. 文人聚集地
  2. 诗人对友人家族的评价是什么?

    • A. 忘名无闻
    • B. 忠孝名传
    • C. 追求名利
  3. 诗中“孤游有如樗里”中的“樗里”象征什么?

    • A. 名门世家
    • B. 无名之辈
    • C. 学识渊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追求,却更具浪漫色彩。
  • 《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国情怀的思考,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毛奇龄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八 贺新郎 赠戴南枝处士用前韵 贺新郎 与虞乐行夜话,用稼轩韵 贺新郎 为冯躬暨催妆 贺新郎 贺新郎 十月十四夜李正君兄枉存赋赠 贺新郎 席上赠镇兄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四十六 贺新郎 春日拂水山庄感旧 贺新郎五十八首 其五十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捞拢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三点水的字 挈瓶之知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珠围翠绕 病草 畜血 诡谲怪诞 革字旁的字 上衮 韋字旁的字 月晕础润 戈字旁的字 黄锺瓦缶 八字旁的字 断钗重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