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5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8:50
登九华山
作者: 曹清 〔宋代〕
浮生江路水茫茫,
彭泽原非令故乡。
为访子明寻玉涧,
也因太白宿云房。
诗摩古壁搜遗韵,
井炼丹砂辨旧方。
从此欲归情复结,
拟移亭舍筑山傍。
在浮生的江路上,水波茫茫,
彭泽的原野并不是我故乡。
我为了拜访子明而寻觅玉涧,
也因为太白曾在这里留宿云房。
我在古壁上摩挲,搜索遗留下的诗韵,
在井边炼制丹砂,辨认旧时的方剂。
从此我想归去,但情绪又纠结,
打算在山边建亭舍,安定下来。
作者介绍
曹清,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闻名,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游览九华山时,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九华山以其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
《登九华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开头两句描绘了水波浩渺的江路,搭建起一种开放而又迷惘的情绪,仿佛在显示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接着提及彭泽,隐含着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也揭示出在外游子的孤独感。
诗人追寻子明和太白的足迹,显示出对古代诗人和文化的崇敬,以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对话。古壁与丹砂的意象,传递出诗人对历史遗韵的探求与对理想化人生的渴望。最后一句展现出一种情感的纠结,虽然有归属的愿望,但现实却让人难以释怀。全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如“浮生”、“水茫茫”将生命的无常形象化,增强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归属感的渴望,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浮生江路水茫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兴奋
答案:B
“彭泽原非令故乡”中提到的彭泽具体指什么地方?
A. 诗人故乡
B. 湖泊
C. 山脉
答案:B
诗人提到的“子明”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杜甫
B. 李白
C. 屈原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庐山谣》与《登九华山》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而曹清则更加强调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个人情感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