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7:57
送辉老自赤城住圣水
作者: 徐大受 〔宋代〕
道人去往本无心,
云出空山鹤在阴。
试问白莲同净社,
何如赤壁卧青林。
叫群孤雁水天阔,
啼雪冷猿岩洞深。
要勘山门骑佛殿,
春风杖锡偿来临。
这位道人出发时心中无牵挂,
云彩从空山中飘出,白鹤栖息在阴凉处。
请问白莲与净社相比,
怎能比得赤壁下的青翠树林?
叫醒那些孤雁,水天相连显得广阔,
寒冷的猿啼在岩洞中回响。
想要探访山门和骑佛殿,
春风中手持拐杖的我也将来临。
徐大受(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诗风清新隽永。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代,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描绘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了道家思想中对自然的崇尚与融入。开篇以“道人去往本无心”引入,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暗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淡泊态度。接着通过描绘空山云雾、白鹤栖息等场景,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使读者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试问白莲同净社,何如赤壁卧青林”,这一句通过对比加强了赤壁的自然美,白莲和净社虽美,但终究无法与赤壁的青林相提并论。此处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后半部分“叫群孤雁水天阔,啼雪冷猿岩洞深”通过描绘孤雁和猿的叫声,增强了诗中的孤独感与自然的深邃。这种孤独感与前面所表现的心境形成呼应,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最后两句“要勘山门骑佛殿,春风杖锡偿来临”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归属感。诗人在春风中行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的到来。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孤独与自由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中的“道人”指的是:
A. 一个普通人
B. 道教的修道者
C. 佛教的僧侣
“何如赤壁卧青林”中“赤壁”指的是: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古战场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A. 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B. 对自然与哲理的思考
C. 对爱情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