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4:33
尘沙起。镇无语独坐愁如水。惊飙渐入帘旌,还隔瑶窗十二。层台未隐。堪纵目寥天黯无际。但阴阴巷陌人家,夜凉庭院深闭。依稀树色江南,凭追思东风小阁沈醉。断梦飘蘦,天涯惯空觅,向烟云画里。登临久星稀月淡。照无寐鸡鸣却未已。尽低回怨笛声声,一回欢又成坠。
尘沙飞扬,我在镇上无言独坐,愁绪如水般涌动。骤然的狂风渐渐掀起帘幕,隔着瑶窗,已是十二更深。层层台阶尚未隐去,放眼望去,天色昏暗,视野无际。只是那阴暗的小巷里,家家户户的门庭深闭,夜晚的凉气袭人。江南的树影依稀可辨,回想起东风轻拂的小阁,心中不禁沉醉。梦境断续飘荡,天涯海角习惯了空荡荡的寻找,仿佛置身于烟云画卷之中。登高望远,星星稀疏,月光淡薄,照亮了无眠的夜晚,鸡鸣声响却未曾停止。只好低回心绪,怨怨笛声声,欢愉一回又化为失落。
袁克文(约1640-约1715),清代诗人,字子熙,号听秋,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尉迟杯》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为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碰撞,诗中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以及对孤独与愁苦的深刻感受。
《尉迟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作者在孤独时的沉思和对往事的怀恋。全诗以“尘沙起”开头,设定了一个略显阴郁的氛围,暗示着生活中的烦恼与无奈。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用“惊飙渐入帘旌”描绘出自然的变化,借此反映内心的波动。诗中对江南的描写,如“依稀树色江南”,给人一种温柔而又惆怅的感觉,象征着美好的记忆与现实时光的对比。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好往昔的眷恋,又有对现实孤独的感慨。特别是“怨笛声声,一回欢又成坠”,道出了人们在欢愉与失落间的无奈与纠葛。诗歌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诗歌技巧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现实孤独的感慨,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个人情感,折射出人们在生活中的无奈与追寻。
诗中“尘沙起”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依稀树色江南”中的“江南”指代的是?
“怨笛声声,一回欢又成坠”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