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35
醉桃源
作者: 吕胜己 〔宋代〕
去年手种十株梅。
而今犹未开。
山翁一日走千回。
今朝蝶也来。
高树杪,暗香微。
慳香越恼怀。
更烧银烛引春回。
英英露粉腮。
去年我亲手种下十株梅树,
到现在依然没有开花。
山中老翁每天走来走去,
今天终于见到蝴蝶飞来了。
高高的树梢上,隐隐传来淡淡的香气,
因为这香气的稀少更加让我心中烦恼。
我点燃银烛,等待春天的归来,
只见那花瓣如粉腮一般娇艳。
吕胜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醉桃源》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描绘梅花的生长过程和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活的感悟。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期待与现实的矛盾,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醉桃源》是一首描绘春天与自然美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梅花未开的叙述,引出了诗人内心的期待和忧虑。诗的开头,诗人用“去年手种十株梅”来表达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落。“而今犹未开”则强化了这一主题,使人感受到一种焦虑感。
接下来的“山翁一日走千回”通过描绘自然中的老翁形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老翁的出现,连接了人与自然,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
“今朝蝶也来”一句,把春天的气息带入了诗中,蝴蝶的到来象征着春天的苏醒和希望的降临。诗人在此表露出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
最后几句则是诗人对花香的渴望与现实的对比,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思考。“更烧银烛引春回”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哲理。
整首诗表达人对春天的期盼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美的韵味与生命的哲理。
诗中“去年手种十株梅”表达了什么?
a) 失落
b) 期待
c) 绝望
答案: b
“山翁一日走千回”中的“山翁”象征什么?
a) 人生
b) 时间
c) 自然
答案: b
“更烧银烛引春回”的“银烛”象征什么?
a) 生命
b) 希望与光明
c) 珍惜
答案: b
比较吕胜己的《醉桃源》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美,但《鹿柴》更强调静谧与和谐,而《醉桃源》则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