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戊戌冬护军援庐濡自栅江入今日过之恍然如昨》

时间: 2025-04-24 21:56:35

诗句

隔江屯坞自孙吴,犹记孤军出此涂。

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

月沉荒垒马横塞,风卷寒沙雁宿芦。

忆著当时身是胆,归休毋更老江湖。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56:35

原文展示

隔江屯坞自孙吴,犹记孤军出此涂。
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
月沉荒垒马横塞,风卷寒沙雁宿芦。
忆著当时身是胆,归休毋更老江湖。


白话文翻译

隔着长江的屯坞,想起了古代孙吴时期,仍然记得孤军曾经从这里出征。
经过十九年的岁月,如同一场梦醒来,经历了千万里的征战,几次驰骋奔波。
月光沉落在荒凉的垒墙上,马匹横卧在边塞,风卷起寒沙,雁儿栖息在芦苇丛中。
回忆起当时的勇气与胆略,归来后不再让自己在江湖中老去。


注释

  • 隔江屯坞:指隔着江水的军事屯垦地。
  • 孙吴:指历史上的孙权和吴国,暗示古代的战斗。
  • 孤军:指独自作战的军队,表现出孤立无援的状态。
  • :经历、经过。
  • 梦觉:梦中醒来,喻指时间飞逝,如梦似幻。
  • 荒垒:指废弃的城垒。
  • 马横塞:马匹在边塞休息。
  • 风卷寒沙:风卷起寒冷的沙土,描绘了严酷的环境。
  • 忆著当时身是胆:回忆当年勇敢果决的情形。
  • 老江湖:指在江湖中久而久之,变得老练或无奈。

典故解析

  • 孙吴:孙吴是三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势力,代表着战争与英雄的历史。
  • 孤军出征: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在面对逆境时,常常孤军奋战,象征着勇敢与无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惟中,号耳石,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个人的情感体验,风格多样。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戊戌年冬,正值国家动荡不安之时,诗人通过对往昔战斗经历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隔江屯坞”开篇,立刻引发读者对于历史的联想。孙吴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诗人通过对古战场的回忆,展现了自己对于战斗的深切感受。诗中“阅十九年如梦觉,历千万里几驰驱”一句,展现了时间的飞逝与个人经历的丰富,仿佛在诉说着一位战士的艰辛与成长。

接下来的描绘“月沉荒垒马横塞”,不仅体现了战斗的孤独感,更渲染了环境的严酷,突显出战士们在边疆的生活与心理状态。“风卷寒沙雁宿芦”,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哀愁,地理与心理的交织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最后两句“忆著当时身是胆,归休毋更老江湖”则是对过往的反思与总结,强调勇气与志向的重要性,表现出对未来的憧憬与不甘,诗人不仅是在回忆,更是在警醒自己,提醒自己不要在江湖中迷失方向,变得懦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呈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怀与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有对社会历史的深邃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隔江屯坞自孙吴:隔着江水的屯垦地,让人想起孙吴时代的战斗。
  2. 犹记孤军出此涂:仍然记得孤军曾经从这里出征。
  3. 阅十九年如梦觉:经历了十九年,如同一场梦中醒来。
  4. 历千万里几驰驱:经历了千万里的征战,几次奔波。
  5. 月沉荒垒马横塞:月光沉落在荒凉的城垒上,马匹横卧在边塞。
  6. 风卷寒沙雁宿芦:寒风卷起沙土,雁儿在芦苇丛中栖息。
  7. 忆著当时身是胆:回忆起当年勇气与胆略的情形。
  8. 归休毋更老江湖:归来后不再让自己在江湖中变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美。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月、风、沙等)表达了内心情感。
  • 比喻:将时间比作梦,增强了时间流逝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出对过往战斗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望。诗人借古抒怀,表达了对勇气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回忆。
  • 孤军:代表着个人的坚韧与无畏。
  • 月、风、沙:描绘了环境的冷酷与战斗的孤独。
  • :象征着归属与团聚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军”指的是什么?

    • A. 一支孤独的军队
    • B. 孙吴的军队
    • C. 诗人的朋友
  2. “阅十九年如梦觉”中“梦觉”指的是什么?

    • A. 现实
    • B. 梦醒时分
    • C. 过去的经历
  3. 诗人提到的“江湖”主要指代什么?

    • A. 水域
    • B. 社会与生活
    • C. 战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
  • 王维《使至塞上》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杜甫《兵车行》:同样描写战争与士兵的艰辛,但更侧重于对百姓苦难的同情。
  • 王维《使至塞上》: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战士的孤独,情感上与李曾伯的作品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李曾伯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捣衣 人日怀孟望之 五平咏怀 北游诗十八首 其九 七月廿四述思 送月堂之云门扫古岩塔 垂虹闻笛 赋得河桥草色送高大归龙门 颂古十首 画二首 其一 六州歌头 吊诸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私字儿的字 閠字旁的字 银编 凤翣 渺无人烟 连矢 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鸡皮鹤发 高爵 人殊意异 倒八字的字 家常茶饭 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日三省 眉南面北 干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