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7:27
泉落青山顶,桥横曲涧隈。
茅堂何处隐,高士抱琴来。
径草和烟发,岩花带露开。
此中风景异,浑若小蓬莱。
泉水从青山的顶端流下,桥梁横跨在曲折的山涧之中。茅草屋藏身于何处呢?高士抱着琴而来。小径旁的草儿在烟雾中生长,岩石上的花朵沾着露珠开放。在这里的风景与众不同,宛如仙境小蓬莱。
徐庸,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徐庸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山水风景,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以此逃避世俗的纷扰。
这首诗通过清丽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情眷恋。开篇“泉落青山顶”,生动地描绘了山顶泉水流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氛,仿佛让人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接着“桥横曲涧隈”,描绘了桥梁与山涧相交的奇妙景象,凸显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茅堂何处隐”是对隐士生活的追问,表现了诗人对高士隐居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高士抱琴来”更是将这一情境推向高潮,描绘了高士在此地弹琴的悠然自得,增添了诗的文化韵味。
“径草和烟发,岩花带露开”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中生机勃勃的景象,草木因烟雾而生,花朵沾露而开,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最后一句“此中风景异,浑若小蓬莱”,诗人以“小蓬莱”来比喻此地的美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也让整首诗在意境上升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在喧嚣的世俗生活中,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寻找内心的宁静与释放,传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中描绘的“泉落”指的是:
A. 山顶的泉水流下
B. 河流的起源
C. 雨水的汇聚
D. 湖泊的形成
“高士抱琴来”中“高士”指的是:
A. 高官
B. 高洁的士人
C. 高山的守卫
D. 高贵的动物
诗中的“小蓬莱”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理想的仙境
C. 隐士的生活
D. 自然的美景
答案:
通过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背景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