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时间: 2025-05-02 13:09:21

诗句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观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09:21

原文展示: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李白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观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白话文翻译:

我来到扬州这座城市,为朋友送行,乘着轻舟回去。
因而夸赞楚国的太子,便欣赏广陵的波涛。
仙人般的赵家玉,英俊的风采凌驾四方的豪杰。
船只到达长芦,目送他在烟云间远去,
摇扇坐在酒楼,手握着蟹螯。
若是日后相思,愿登上岳阳,吟唱一首长长的歌谣。

注释:

  • 扬都市:指的是扬州,唐代著名的繁华城市。
  • 轻舠:小船,轻便的船只。
  • 楚太子:指楚国的太子,可能借指屈原等人,象征才华横溢。
  • 广陵涛:广陵,今扬州,涛指波涛,形容水势汹涌。
  • 仙尉:指如仙人一样的士人。
  • 赵家玉:赵少府的代称,象征其高贵和才华。
  • 维舟:指船只。
  • 长芦:长芦是一个地名,可能指长江入海口。
  • 摇扇对酒楼:在酒楼上摇扇,形象优雅。
  • 持袂把蟹螯:手中持有螃蟹的钳子,表明饮酒作乐的场景。
  •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表达对未来相思之情的寄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以豪放飘逸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美景、友情与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是李白送别友人的诗作,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此时正值盛唐,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气氛活跃,诗人常在游历中与友人相聚,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诗歌鉴赏:

李白的《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画面感的送别诗。诗中,李白以轻舟送别友人,开篇便营造出一幅悠然自得的画面,巧妙地将送别与水乡的美景结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扬州的繁华和友谊的珍贵。通过对楚太子的赞美,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高尚品德的敬佩,也反映了他对卓越才华的向往。

在描绘赵少府的英俊风采时,李白使用了“仙尉”这个词,赋予了赵少府超凡脱俗的气质,显示出他对友人的赞美之情。而“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则更加深刻地表现出送别时的惆怅和依依不舍,诗人在此处以船和烟云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离别的忧伤。

最后,诗人以“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作结,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思念,展现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感。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体现了李白豪放而又细腻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诗人来到扬州,为友人送行,表达了送别的情景。
  2. 因夸楚太子,便观广陵涛:通过赞美楚太子来引出美丽的广陵风景,展示友谊与自然的结合。
  3.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用“仙尉”形容赵少府的高雅气质,突出其才华横溢。
  4.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描绘船只到达长芦,表达离别时的情景与思绪。
  5.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展现诗人对饮酒作乐的享受,表现轻松愉悦的氛围。
  6.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表达对未来相思的期盼,寄托了对友人的祝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赵少府比作仙人,增强了对其的赞美。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轻舠”“烟云”“蟹螯”等意象,丰富了诗的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李白对友人的深切祝福与依依惜别之情,展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扬州:繁华的城市象征,代表着美好的生活。
  • 轻舠:象征着友谊的轻松与愉快。
  • 广陵涛:象征自然的壮美与友谊的深厚。
  • 仙尉:象征着高雅和超凡的气质。
  • 烟云:象征着离别的惆怅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舠”指什么? a) 大船
    b) 小舟
    c) 货船

  2. “仙尉赵家玉”中的“仙尉”指的是: a) 神仙
    b) 仙人一样的士人
    c) 仙女

  3. 诗人最后一句“登岳一长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兴奋
    b) 失落
    c) 思念

答案:

  1. b) 小舟
  2. b) 仙人一样的士人
  3. c) 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诗词对比: 李白的《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深厚的友情,而王之涣则更多地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现出一种壮阔的胸襟。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冬夜杂咏 其一 读史杂感 其四 读史杂感 其三 读史杂感 其二 读史杂感 其一 乡思 其三 乡思 其二 乡思 其一 午日玄笈岩送区启图 书从事厅屏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字头的字 王字旁的字 监市履猯 紫菜 抱负不凡 包含分的词语有哪些 父字头的字 疮痍弥目 余衍 白字旁的字 心寒齿冷 龜字旁的字 鼎餸 现世现报 邈廓 时不久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