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0:51
细雨不妨游,轻云散若流。
马蹄时带水,虫语似争秋。
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
虚疑山路远,半为古碑留。
细雨并不妨碍游玩,轻盈的云彩飘散得如同流水一样。
马蹄偶尔沾湿水面,虫鸣声似乎在争鸣着秋天的到来。
继续骑行,正绕过树木,前方的酒杯已经进入山丘。
虚幻地怀疑山路遥远,半是因为古碑的缘故留在此地。
本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解读为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细雨、虫鸣、古碑等意象,均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历史的追溯。
黄辉,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歌以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滴水岩二首》创作于一种游览自然的情境下,诗人通过对细雨、虫鸣、骑马等场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命的哲理。开篇“细雨不妨游,轻云散若流”,以细雨为引子,营造出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表现出雨天游玩的乐趣。接着通过“马蹄时带水,虫语似争秋”,进一步描绘了自然中的生动场景,虫鸣声中透露出秋天的气息,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
“续骑方萦树,前尊已入丘”描绘了骑行的过程,展现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虚疑山路远,半为古碑留”则引发了对人生旅途的思索,在游历中感受到的古碑留存,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与人生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丰富的意象,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历史的追溯,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人生旅途的短暂。
诗中提到的天气是怎样的?
A. 晴天
B. 雨天
C. 雪天
“虫语似争秋”中的“虫语”指的是什么?
A. 人的声音
B. 虫鸣声
C. 风声
诗中“虚疑山路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不安与疑惑
C. 轻松
与王维的《山中与幽人对酌》相比,黄辉的《滴水岩二首》更加强调自然的细腻描绘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情感交流。两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