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3:38
安乐窝
作者: 黄辉 〔明代〕
兹山曾姓孙,公来复为邵。
茅宇亦人群,远心豁蒨峭。
危坐二十年,阴阳恣翻校。
用志疑于神,神者亦相劳。
衣冠等韦编,从敝得灵造。
忽于消息门,顿出混蒙窍。
既了图南心,乃与公和笑。
始信玄驹穴,饶有日月照。
未来已成昨,万古空相吊。
弄丸任真行,击壤从俗调。
我来揽遗迹,沉冥想观妙。
万有亦何思,乾坤本不耀。
耳目尽系表,若为论太少。
羲皇不离人,无言日相诏。
幸谢执戟疲,可展床头好。
吾亦爱吾窝,归与偶玄豹。
这座山曾经姓孙,公来又是邵氏。
茅草屋也在这人群中,远离尘世的心情豁然开朗。
我在这里静坐了二十年,阴阳变化无常。
用意志去求索,神灵也在其中辛劳。
衣冠如同古代的韦编,破旧中获得灵感。
突然在消息的门口,顿时打开了模糊的窍门。
既然了解了图南的心思,便与朋友一起欢笑。
开始相信玄驹的洞穴,那里有丰富的日月光照。
未来已成过往,万古只是在空中叹息。
玩弄真理,随意行走,击打土地,随俗而调。
我来收集遗迹,沉浸在思考与观照中。
万物又有什么可思考的,天地本不发光耀。
耳目都系于表面,何必去论太少。
羲皇不离人间,无言而日月相召。
幸好谢绝了执戟的疲惫,可以展现床边的美好。
我也爱我的小窝,归来与我的玄豹相伴。
作者介绍:
黄辉,明代诗人,生于文人墨客云集的时代,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受到喜爱。其作品多涉及哲理思考和自然观察,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安乐窝》创作于黄辉的隐居生涯,他在山中静坐,思考人生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
《安乐窝》是一首蕴含哲理的诗,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诗的开头通过对山和人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隐逸的氛围,表现出诗人远离尘世的心境。随后,诗人通过对阴阳变化的观察,探讨了人生的无常,表现出对生命本质的深思。
诗中提到“危坐二十年”,暗示诗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思考,内心的信仰与追求已趋于明晰。接着,诗人通过“衣冠等韦编”的比喻,暗示古代文人的修养与气质,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未来的思考,提到“未来已成昨”,表明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最后,诗人通过“吾亦爱吾窝”的自述,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与满足,带有一种归属感与安宁。
这首诗不仅仅是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时间、生命的观察,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安乐窝”的理想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兹山曾姓孙”,这里的“孙”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茅宇”主要指什么?
诗中“吾亦爱吾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安乐窝》这首诗的内涵与背景,促进对古典诗词的赏析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