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41:30
洪庆善郎中 其三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平生气槩凛冰霜,
圣读潜心德愈光。
赏善每能频击节,
避人宁复解移床。
第知中垒序论语,
谁测诗仙流夜郎。
有道固应黄发寿,
何期竟不验长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位德行高尚的洪庆善郎中的敬仰之情。诗人描绘了洪庆的高洁品格,如同冰霜一般冷峻,心中潜心研读圣贤之书,使得德行愈加光辉。每当赞赏善良之事时,洪庆总是激动得频频击节;而对世俗的喧嚣则选择避而远之,宁愿安静地待在自己的床上。诗中提到的“中垒序”和“论语”是一种对道德的追求与理解,然而对于诗仙李白的才情与流派,谁又能真正去测量和理解呢?有道之人理应可以享受长寿之福,但为何洪庆却未能实现这一点,令人感到遗憾。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达对道德、文化的思考与追求。
这首诗作于作者对洪庆善郎中的尊敬与怀念之际,可能是对其为人处世、品德修养的赞颂,反映了当时对高尚品德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洪庆善郎中的仰慕之情。开头的“平生气槩凛冰霜”直接点出洪庆的高洁气质,给人一种冰冷而又清晰的印象,像是严寒的冬天让人敬畏。接下来的“圣读潜心德愈光”则表现出洪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说明他的内心世界丰富而光辉。诗人通过对洪庆的描绘,展现了对道德、智慧的重视。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比,提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有道之人理应长寿,但为何洪庆却未能如愿?这里不仅引发对洪庆命运的思考,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在抒发敬仰之情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世事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
整首诗围绕对洪庆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开,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对现实命运的不满。诗人通过对洪庆的描绘,彰显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人对长寿与幸福的渴望。
洪庆的气概被比作什么?
A. 春风
B. 冰霜
C. 烈火
D. 雨露
诗中提到洪庆常常做什么来表达对善的赞赏?
A. 唱歌
B. 击节
C. 作画
D. 写诗
诗人对“长寿”的看法是?
A. 不重要
B. 理所当然
C. 罕见
D. 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