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2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20:50
理征鞭又将去也,骊歌唱得声破。
别怀枨触浑无俚,况又自伤轗坷。
生憾者。问此去,青山更有谁知我。
欲留未可。且落叶扁舟,联吟拌醉,怅玉津渔火。
记倾盖。正是那时雪堕。岁华还虑虚过。
岚边行榼花间屧,准备嬉游最妥。
君恋么。便风絮,浪萍凄悄荒邮左。
明年春娜。有残月晓风,芦沟杨柳,寻梦正无那。
我又要启程了,马鞭一挥,骊歌响起,声声入耳。
告别时的心情复杂,难以言表,尤其是自己也感到心伤。
我心中有遗憾,问这次离去,青山之中,还有谁会记得我?
想留也无法,只能看落叶随舟漂流,吟唱间又饮酒,感叹那玉津的渔火。
记得那时我们共同的欢笑,正是雪花飘落的时节,岁月总是让人担忧虚度。
在岚气弥漫的山边,花间行走,准备嬉游是最妥的选择。
你是否也在思念?就像风中的絮,浪中的萍,凄凉而荒凉。
明年春天来时,依然会有残月晨风,芦沟边的杨柳,梦中寻觅正无处可寻。
诗中提到的“骊歌”常用作送别之曲,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雪堕”暗指冬季的寒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往事的淡漠。“芦沟杨柳”则是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希望和新的开始。
作者介绍:张慎仪,清代诗人,以抒情诗著称,作品多描绘离别、思念、自然风光,情感真挚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即将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摸鱼儿 其二》是一首充满感伤的送别诗,张慎仪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复杂情感。诗开头描绘了启程的场景,骊歌响起,伴随着马鞭的挥动,显示出一种即将离去的决然态度。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离别的无尽思索与情感的纠结。诗人自述别怀中夹杂着伤感,似乎在问青山之间,是否还有人会记得自己的存在,这种孤独感让人心生感慨。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以“落叶扁舟”暗喻人生的漂泊与无常,渔火的怅惘更是让人感受到一种遥不可及的温暖与怀旧。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旧日时光的怀念,尤其是“明年春娜”的提及,寓意着希望与新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与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承载了丰富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仿佛能够触摸到那份离愁别绪。
整首诗围绕离别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对友谊的珍视。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骊歌”最主要的意义是什么?
a) 赞美
b) 送别
c) 祝福
d) 欢庆
填空题:诗中“欲留未可,且__,联吟拌醉,怅玉津渔火。”
判断题:诗中“明年春娜”暗示着对未来的绝望。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