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6:0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3:28
摸鱼儿 其二 再赋美人蟹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赚吴娃一钱看煞,轻帆迎到螺女。
娇云覆额天然媚,十二点脂羞污。
回睇处。偏海月无情,断却婵娟侣。
杨枝放汝。笑馋吻坡仙,岐亭吟罢,虚负玉盘贮。
蛾眉误。祗伴潮来汐去。
蛮溪奇艳谁赋。
前头防有鹦哥觜,怎把泪珠分诉。
倾国顾。忍倒曳金戈,也学天魔舞。
微波寄语。正铁网摇江,西风瑟缩,愁试小莲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作者用诗句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与惆怅。诗的开头提到轻舟驶向“螺女”,表现出轻松自在的意境;接着描写了女子的娇媚与羞涩,形象鲜明。然后,诗人回望海月,感慨无情,似乎失去了伴侣的依靠。后面的句子则展现了对美人如玉盘般珍贵的期待与失落,最后以微波寄语,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期待。
郭则沄(生卒年不详),字子约,号白云,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他的作品常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幽雅。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郭则沄在作品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对美的追求。
《摸鱼儿 其二 再赋美人蟹》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与丰富意象的词作。整首诗以“美人”为中心,围绕美人及其所带来的情感波动展开。诗中通过对美人外貌的描述,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开篇提到的“吴娃”与“螺女”,不仅展现了水乡女子的美丽形象,更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接下来的“娇云覆额”,用云来比喻女子的娇媚,显得轻盈而柔美,令人神往。但随着诗句的推进,情感的基调逐渐转为惆怅。诗人回视那“偏海月无情”的情景,感受到孤独与失落。无情的月光映照着诗人的内心,似乎在提醒着他失去的伴侣与美好。
后面的句子中,诗人对美人的珍视与期待通过“虚负玉盘贮”得以表达,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同时,诗中提到的“鹦哥觜”,似乎又引入了外界的干扰,表现出个人情感与环境之间的矛盾。
最后,诗以“微波寄语”结束,象征着思绪与感情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那份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期待,尽管环境与现实常常让人心生惆怅。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郭则沄高超的艺术技巧,更反映了清代文人对美与情感的深度探索。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与对失去爱情的惆怅,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内心的孤独。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代文人对情感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中“吴娃”指的是:
A. 一种花
B. 水乡女子
C. 一种乐器
“娇云覆额”中的“娇云”比喻的是:
A. 女子的容颜
B. 天空的云彩
C. 一种饮品
诗中提到的“海月无情”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快乐
B. 失落与孤独
C. 激动
以上为《摸鱼儿 其二 再赋美人蟹》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