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8:28
水调歌头(送曹侍郎归永嘉)
作者:洪咨夔 〔宋代〕
四海止斋老,百世水心翁。
都将不尽事业,付与道俱东。
气脉中庸大学,体统采薇天保,
几疏柘袍红,千仞倚寥碧,
一点驾归鸿。
扈江蓠,贯薜荔,制芙蓉。
午桥绿野深处,心与境俱融。
搏控乾坤龙马,簸弄坎离日月,
苍鬓映方瞳。
只恐又催诏,飞度橘花风。
在四海之内的老者都已安静地修身养性,像是百世之后的水心翁。他们的事业无法尽兴,唯有将其托付给东去的道理。气脉中蕴含着中庸和大学的智慧,体统则如采薇般保养长存。几件稀疏的柘袍,千仞高的山峦倚靠着辽阔的天空,似乎一只鸿雁正要归来。我乘坐着江蓠,穿行在薜荔之间,制成美丽的芙蓉。午后的桥边,绿野深处,心灵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搏斗掌握着乾坤的龙马,荡涤着坎离的日月,苍白的鬓发映衬着清亮的双眼。唯恐再催促诏书,飞跃在这橘花阵阵的春风中。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字季明,号逢源。他以诗词见长,尤其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富有哲理。洪咨夔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人生态度,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曹侍郎回永嘉之际,诗中蕴含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对友谊的重视和对道理的追求。
《水调歌头(送曹侍郎归永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借助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的感慨。全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展现了作者对道理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四海止斋老,百世水心翁"展现了老者的沉静与智慧,仿佛在告诉我们,人生的真谛在于内心的修养与对世界的理解。接下来的"都将不尽事业,付与道俱东",则传达了对事业的无尽追求与道理的传承。
随着诗句的推进,"气脉中庸大学,体统采薇天保"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庸之道的理解,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千仞倚寥碧”则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在结尾部分,"只恐又催诏,飞度橘花风"则带有一丝不舍与惆怅,表现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惜别。
整首诗在抒发情感的同时,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作者对人生、友谊和自然的深刻感悟,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风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水心翁”象征什么?
“千仞倚寥碧”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只恐又催诏”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