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27
云藏宝殿风尘外,
粉壁松轩入看初。
话久仙童颜色老,
病来玄鹤羽毛疏。
樵翁接引寻红术,
道士留连说紫书。
不为壮心降未得,
便堪从此玩清虚。
云雾缭绕的藏宝殿在风尘之外,
粉墙松木的轩阁里,初次见到了这里。
与仙童谈了很久,他的容颜已显苍老,
因病而来的玄鹤,羽毛变得稀疏。
樵夫引导我寻找红色的草药,
道士则留连于此,谈论神秘的经书。
我并不因壮志未酬而心灰意冷,
只希望从此能够享受这清静的虚无。
卢士衡,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和道教思想的追求,风格清新脱俗。
本诗创作于道教思想盛行的时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仙境的向往,同时反映了个人的内心追求与哲理思考。
《游灵溪观》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道教思想交融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仙境,体现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以“云藏宝殿”与“粉壁松轩”描绘出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与仙童和玄鹤的对话,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伤。樵翁和道士的出现,带来了一丝人间的烟火气,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不因未能实现壮志而失落,反而愿意在这清静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态度,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自然、生命和内心的追求,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云藏宝殿”象征什么?
诗人对待未实现壮志的态度是?
诗中“樵翁接引”表现了什么?
《游灵溪观》与王维的《鹿柴》,都是表现自然与内心和谐的诗作。王维的诗更侧重于山水之美,而卢士衡则在自然景色中融入了更多的道教思想与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