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3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31:59
官名为玉局,已与俗尘疏。
钟出寒松迥,香凝古殿虚。
乡闾非甚远,俸禄岂无余。
谁道神仙乐,神仙恐不如。
这位官员的职位叫做玉局,已经与世俗的喧嚣隔绝开来。
钟声在寒松中回荡,香气在古老的殿堂中弥漫。
我的家乡离这里并不远,俸禄也不会很少。
谁说神仙的生活快乐,其实神仙恐怕还不如我。
本诗没有引用具体的典故,但“神仙”一词常常用来比喻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比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满意。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冲之,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与文学家,以《资治通鉴》闻名。其诗词风格简洁、明快,常反映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司马光担任官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官职生活的感悟,以及对与俗世隔绝的向往。
《送罗郎中官勾玉局观》通过描绘官职生活的宁静氛围,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逃避与向往。诗的开头,诗人提到“官名为玉局”,暗示这一官职的清雅与高洁,显示出离开尘世喧嚣的理想。而“钟出寒松迥,香凝古殿虚”则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象和古老建筑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闲适的生活状态。
接着,诗人提到“乡闾非甚远,俸禄岂无余”,说明自己虽然身处官职,但和家乡保持着联系,并且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这使得他对生活的满意度进一步增加。最后一句“谁道神仙乐,神仙恐不如”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通过对神仙生活的质疑,强调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珍惜与满足,暗示即便是神仙也未必比他所拥有的生活更快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华的超然,显示出诗人对自身生活的满足。
诗词测试:
“玉局”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官名
C. 一种饮食
答案:B
诗中的“钟出寒松迥”主要表现什么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喧哗
答案:B
诗人认为神仙的生活怎么样?
A. 比自己更快乐
B. 不如自己
C. 不可知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