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9:57
敏手何妨误汰金,敢怀私忿斅羊斟。
直应宣室还三接,未必丰城便陆沈。
炽炭一炉真玉性,浓霜千涧老松心。
私恩尚有捐躯誓,况是君恩万倍深。
征途安敢更迁延,冒入重围势使然。
众果却应存苦李,五瓶惟恐竭甘泉。
多端莫撼三珠树,密策寻遗七宝鞭。
黄篾舫中梅雨里,野人无事日高眠。
灵巧的手艺并不怕失误,敢于因私愤而斟酌羊肉。
应该把宣室的星光再次接入,未必丰城就一定会沉没。
炽热的火炉真如玉石的性情,浓厚的霜气中老松的心境。
私人的恩情尚可为信仰而捐躯,更何况是君主的恩惠万倍深厚。
在征途上怎敢再耽搁,冒入重围是无可奈何的选择。
众果应当保留苦李,五瓶水惧怕甘泉枯竭。
多端的事情不要动摇三珠树,密策要寻找遗失的七宝鞭。
在黄篾船中梅雨时节,野人无事日高卧眠。
作者介绍:韩偓,字景贞,号少游,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775年,卒年不详,曾任官职,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古体诗。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的动荡时期,诗人面对重重困境,寄情于诗,表达对君恩的感激及对个人情感的思考。此时正值战乱频繁,诗人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忠诚与无畏的情怀。
这首诗作充满了对忠诚与责任的深刻思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重围中,个人情感与国家恩怨交织的复杂心态。开篇以“敏手何妨误汰金”引出对个人能力与责任的探讨,接着用“私恩尚有捐躯誓”揭示私人情感在国家利益面前的微不足道,显示出诗人对君主恩惠的深刻认同与感激。诗中多次使用对比手法,如将“丰城”和“陆沈”对比,表达对前途的思考与不安。
诗中的意象丰富,火炉、老松和梅雨等自然元素交织,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尤其是“黄篾舫中梅雨里,野人无事日高眠”一句,描绘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反映出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技法上运用了多重修辞,结合了比喻与对仗,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提升了诗的感染力。通过对个人与国家关系的深度探讨,诗人表现出对忠诚与责任的坚定立场,展现了唐代士人的风骨与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对忠诚与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对国家恩怨的理解和对个人情感的反思。诗人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深入探讨了在动荡时代中人们的内心挣扎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敏手”指的是什么?
A. 灵巧的手艺
B. 失败的经历
C. 个人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丰城”象征什么意思?
A. 繁荣的地方
B. 沉没的地方
C. 个人的理想
“征途安敢更迁延”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迷茫
B. 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责任的坚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