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1:30
轻风滴砾动帘钩,宿酒犹酣懒卸头。
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楼。
何郎烛暗谁能咏,韩寿香焦亦任偷。
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声声作两眉愁。
轻柔的风轻轻摇动着帘钩,酒意未消,懒得卸下头。
只觉夜深了,花上有露水,却不知道人静了,月光照在楼上。
何人能在烛光微暗中吟唱,韩寿的香烛也焦了,任由它燃烧。
敲折了玉钗,歌声变得哽咽,一声声都让两眉增添了愁苦。
韩偓(约835年-约884年),字仲明,唐代诗人,号称“诗中之龙”。他生活在唐朝的中后期,时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但在诗歌创作上却产生了诸多佳作。韩偓的诗歌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现人间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闺情》创作于唐代,反映了女性在闺房中的孤独与思念。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夜晚的静谧、内心的愁苦,以及对爱人的思念,展现出闺中女子的情感世界。
《闺情》是一首描写女性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开篇以“轻风滴砾动帘钩”,透出一种轻柔的感觉,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幽静的闺房之中。接着,诗人描绘了女子的醉意未醒,懒得卸下头的状态,这不仅传达了她的慵懒,更隐含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倦怠。
而“但觉夜深花有露,不知人静月当楼”一句则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孤独的加深。虽然花上沾满露水,但女子却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中,完全忽视了外界的变化。月光照在楼上,显得分外清冷,进一步突显了夜的寂寥。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提到“何郎烛暗谁能咏”,表现出在光线微弱的环境中,谁又能吟唱诗歌?“韩寿香焦亦任偷”则传达出一种对时间的无奈,香烛燃烧至焦,却无人去刻意关注。
最后,诗人以“敲折玉钗歌转咽,一声声作两眉愁”结束,敲击玉钗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愁苦与情感的发泄。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真实地反映了女性在夜晚的孤独与思念,情感深邃而动人。
整首诗围绕女性的孤独与思念展开,表现了夜深时分对爱人的渴望与愁苦,展现了细腻而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中“轻风滴砾”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A. 寂静 B. 轻柔 C. 暖意 D. 伤感
“韩寿香焦”是什么意思? A. 时间流逝 B. 烛光明亮 C. 香气扑鼻 D. 生活安逸
整首诗表达了女性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期待 D. 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