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4: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4:22
冯山的《溪行》原文如下:
野景久不见,溪行如有逢。
长苔梳绿发,浅水卧青龙。
石出沙仍带,桥危柱半舂。
日攲犹下马,赤脚洗尘踪。
这首诗描写了一幅宁静美丽的乡野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眷恋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溪边行走,感受到久违的自然风光,似乎与自然重新相逢。溪水清澈,岸边长满了青苔,像是为大自然的“头发”梳理。水面上,石头露出水面,沙土依然留存,桥梁显得不够稳固。太阳西斜,诗人下马休息,赤脚在水中洗去尘埃的足迹。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绘的田园生活与陶渊明的“桃花源”以及李白的山水诗歌有着相似的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冯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溪行》创作于诗人游历自然之际,生活在城市中的诗人常常感到对自然的渴望,借此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与向往。
《溪行》以其清新自然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野景久不见,溪行如有逢”,直抒胸臆,表明了诗人在城市生活中对自然的向往,仿佛在这条溪水旁重逢了久违的野外风光。接下来的描写通过“长苔梳绿发,浅水卧青龙”将自然的细节勾勒得生动形象,青苔如发,水面如龙,形成了鲜明的视觉意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
诗中“石出沙仍带,桥危柱半舂”一联,描绘了溪边的景致,石头和沙子相映成趣,桥梁的不稳更增添了自然的原始气息,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触。最后两句“日攲犹下马,赤脚洗尘踪”,则是诗人亲身融入自然的真实写照,赤脚洗去行走的尘埃,象征着一种对自由和自然的追求。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清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情怀,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
《溪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超脱世俗的情怀。
诗中“长苔梳绿发”中的“长苔”指什么?
A. 绿色的头发
B. 长满青苔的地方
C. 青龙
答案:B
诗人通过“赤脚洗尘踪”想表达什么?
A. 诗人的疲惫
B. 对自然的向往
C. 对尘世的厌倦
答案:B
诗中“日攲犹下马”表现了什么意境?
A. 旅行的疲惫
B. 日落时分的宁静
C. 对时间的珍惜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