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 春闺同周文夏赋》

时间: 2025-04-30 14:29:09

诗句

芳草萋萋人脉脉。

绿遍东西,不空南和北。

满院春晴无气力,海棠花下挨时刻。

惆怅去年逢玉勒。

酒市红桥,此际曾相识。

往事不堪重忆得,饧箫阵阵催寒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9:09

原文展示:

芳草萋萋人脉脉。
绿遍东西,不空南和北。
满院春晴无气力,
海棠花下挨时刻。
惆怅去年逢玉勒。
酒市红桥,此际曾相识。
往事不堪重忆得,
饧箫阵阵催寒食。

白话文翻译:

一片芳草萋萋,人与人之间情意绵绵。
绿意遍布东西,南北之间也不空旷。
春日晴朗,院子里却没有一点力气,
只是在海棠花下静静度过时光。
去年与玉勒相逢时的惆怅,
酒市的红桥,此时曾经相识。
往事让人难以重提,
只有阵阵箫声催促着寒食节的到来。

注释:

  • 芳草萋萋:形容草木繁茂,生机盎然。
  • 不空南和北:南北之间不见空旷,表示春意浓厚。
  • 满院春晴无气力:春天晴朗,但心中却没有力气,表达懒散的情绪。
  • 海棠花下挨时刻:在海棠花下静静度过时光,强调静谧和无奈。
  • 玉勒:指的是某位朋友或恋人,具体身份可能是特指某个历史人物。
  • 酒市红桥:指的是一个酒市的地点,可能与作者有过美好回忆。
  • 饧箫阵阵催寒食:腊月寒食节即将来临,箫声阵阵,催促时光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3年-约1700年),清代词人,字梦阮,号南山,晚号清风山人,江苏常熟人。陈维崧生于明末,经历了明清交替的历史变迁,诗词风格受到时代影响,常表现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蝶恋花 春闺同周文夏赋》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天,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爱情的追忆以及对春天的感伤,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作品在表现春日景象的同时,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开头“芳草萋萋人脉脉”,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出春日草木繁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绿遍东西,不空南和北”,进一步扩展了春天的意境,表明春天不仅仅在一个地方,而是遍布四方,象征着生命的无处不在。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的情感逐渐由外在景色转向内心的沉重。“满院春晴无气力”一句中,春天的晴朗与作者内心的无力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一种无奈的状态。在海棠花下“挨时刻”,静静的时光让人感受到一种无所适从的孤独。

“惆怅去年逢玉勒”则引入了往昔的回忆,似乎暗示着与某位友人或恋人的相逢,带来了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哀愁。最后几句则通过“酒市红桥”和“饧箫阵阵催寒食”,将往事与现实交织在一起,箫声的催促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和对过往的追忆。

整首词在描绘春日美景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个人的情感经历,表达了对爱情、友情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草萋萋人脉脉:春天的草木繁茂,人与人之间情感深厚。
  • 绿遍东西,不空南和北:春意盎然,南北之间都充满生机。
  • 满院春晴无气力:尽管春日晴朗,但内心却感到无力。
  • 海棠花下挨时刻:在海棠花下静静度过时光,表现出一种无奈。
  • 惆怅去年逢玉勒:追忆去年与友人的相逢,心中涌动惆怅之情。
  • 酒市红桥,此际曾相识:回忆在红桥酒市的相遇,带来美好回忆。
  • 往事不堪重忆得:对往事的回忆让人难以承受。
  • 饧箫阵阵催寒食:箫声阵阵催促寒食节的到来,暗示时间流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芳草萋萋”形容草木繁茂,生机盎然。
  • 拟人:如“阵阵催寒食”赋予箫声以情感。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渲染,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生命与希望,春天的象征。
  • 海棠花:象征爱情与美好回忆。
  • 箫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寄托。

文化内涵:

  •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表示祭祖和悼念,诗中提及,暗示怀念与追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芳草萋萋”意指: A. 草木稀少
    B. 草木繁茂
    C. 草木枯黄

  2. “满院春晴无气力”中的“无气力”表达了: A. 精力充沛
    B. 心情沉重
    C. 活力四射

  3. “惆怅去年逢玉勒”中的“惆怅”意为: A. 伤心
    B. 快乐
    C. 忘却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蝶恋花》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陈维崧同样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春天的感慨,李清照的《如梦令》则更多地表现出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陈维崧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

以上为《蝶恋花 春闺同周文夏赋》的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与美感。

相关查询

夏人叔从禹峰先生为湖南之游 其二 夏人叔从禹峰先生为湖南之游 其一 申凫盟见访 送姜铁夫南归 赠黎侍御巡按四川 其二 赠黎侍御巡按四川 其一 四景 其四 四景 其三 四景 其二 四景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涤瑕荡秽 江鼍 才貌两全 包含腮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厌结尾的成语 灵娥 谷字旁的字 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明镜鉴形 比字旁的字 无名之璞 无辔 封疆画界 示字旁的字 绵代 饵人 折文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