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2:03
减字木兰花(得金陵报,喜甚,从赵景修借酒)
李之仪
揉花催柳。一夜阴风几破牖。
平晓无云。依旧光明一片春。
掀衣起走。欲助喜欢须是酒。
惆怅空樽。拟就王孙借十分。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作者在一个夜晚感受到阴风袭来,窗外的花柳似乎被催促着。清晨没有云彩,依然是明朗的春光。作者想要出门走走,以酒助兴,但手中却空无一物,心中惆怅,打算向王孙借酒来解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之仪(1084-1119),字师道,号惭愧,南宋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富于情感见长,擅长词曲。李之仪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使他对社会与人情有着深入的理解,作品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李之仪在金陵得知某种消息后写的,表达了他在春日里欣喜的心情,以及借酒消愁的情感,反映了当时生活中人们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向往。
李之仪的《减字木兰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日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惆怅。词的开头“揉花催柳”即刻勾勒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似乎能感受到花朵的娇艳和柳树的新绿。接着,“一夜阴风几破牖”则转入了夜晚的阴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带出了一种不安的情绪。
“平晓无云”之后又回到春日的明朗,展现出春天的温暖和光明。诗人想要走出门外,享受这份春光,然而“欲助喜欢须是酒”,却因为没有酒而感到惆怅,这种情感的内外对比让人感同身受。
整首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李之仪在词中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李之仪通过清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将春天的光辉与个人情绪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唯美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词中“揉花催柳”主要描绘了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阴雨的天气
C) 秋天的萧瑟
“惆怅空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沮丧
C) 兴奋
诗中提到的“王孙”代表了什么?
A) 普通人
B) 富有的人
C) 农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之仪的《减字木兰花》与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悟。但李之仪更注重春天的意象与个人的细腻感受,而苏轼则在更宏观的层面上探讨人生哲学。这种对比显示了不同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