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0: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0:19
题清镜寺留别
作者: 陈羽 〔唐代〕
路入千山愁自知,
雪花撩乱压松枝。
世人并道离别苦,
谁信山僧轻别离。
这条路通向千山,我心里清楚其中的愁苦;
雪花纷纷扬扬,压在了松树的枝头。
世人都说离别是多么痛苦,
谁能相信那山中的僧人对离别却是如此轻松?
无特定典故,但“山僧”一词常用来指代隐逸的高人,象征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陈羽,唐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其诗多描写山水、隐逸生活,反映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此诗作于山中寺院,诗人因缘故即将离开清镜寺,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离别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世俗看法的反思。
《题清镜寺留别》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深度的诗作。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以“路入千山愁自知”引出主题,诗人自知离开这片山水的愁苦,但这种愁苦并非来自外界,而是源于自身的感受,表现出一种深刻的自省。接下来的“雪花撩乱压松枝”则以自然景象映衬诗人的情感,雪花的纷飞和压在松枝上的重量,象征着冬日的严寒和生命的沉重感。
在诗的后两句,诗人转而反思世俗对离别的看法,认为世人皆道离别苦,但山中的僧人却以一种轻松的姿态面对离别,这不仅是对世俗观念的质疑,更是对自我内心的解读。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展示了隐逸生活的洒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心灵自由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上也非常出色,山、雪、松树等自然元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静谧而又深邃的画面,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通过这种自然与人心的结合,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质疑,倡导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选择题:诗中“雪花撩乱压松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春天的生机
B. 冬天的寒冷
C. 暴风雨的来临
D. 夏日的炎热
填空题:诗人通过“路入千山愁自知”来表现他内心的____。
判断题:这首诗认为离别是痛苦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