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9:05
初到荣州
作者:陆游 〔宋代〕
乱山缺处城楼呀,双旗萧萧晚吹笳。
烟深绿桂临绝壑,霜落残濑鸣寒沙。
废台已无隐士啸,遗宅上有高人家。
铃斋下榻约僧话,松阴枕石放吏衙。
杯羹最珍慈竹笋,缾水自养山姜花。
地炉堆兽炽石炭,瓦鼎号蚓煎秋茶。
少年远游无百里,一饥能使行天涯。
岂惟惯见蓬婆雪,直恐遂泛星河槎。
故巢肯作儿女恋,异境会向乡闾夸。
一杯径醉帻自堕,灯下发影看鬖花。
在连绵的山峦中,隐约可见城楼,双旗在晚风中轻轻飘动,吹响了号角。浓烟弥漫,绿桂树傍着绝壁,霜降之后,残留的水流在寒沙上发出鸣响。废弃的台地上已经没有隐士的啸声,遗留下来的宅子却有高人居住。铃斋下我与僧人约好聊天,松阴下我在石头上安睡,放松身心。杯中的美味以慈竹笋为最珍贵,缸里的水自养着山姜花。地炉中堆起兽炽石炭,瓦鼎里煮着蚯蚓做的秋茶。年轻时远游不离百里,一饥就能让人走遍天涯。岂止是习惯见到蓬莱的雪,更怕的是漂浮在星河的竹筏。故乡的巢穴怎能做儿女情长的寄托,异乡的境地难以与乡邻夸耀。一杯酒喝多了,帽子自然会掉落,灯下的影子映照着花影。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志士。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清婉柔和的抒情诗。陆游一生坎坷,经历多次政治失意,晚年更是居无定处,但他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初到荣州》写于陆游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在荣州的生活感受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描绘了初到荣州的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荣州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气息,诗人在乱山与城楼之间,感受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开篇以“乱山缺处城楼呀”引入,展现了壮丽的山水景观,随即转入对生活的感悟。诗中多次提到自然的景象,比如“烟深绿桂临绝壑”,不仅描绘了当地的风貌,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陆游在诗中通过与僧人交谈、品味美食等细节,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杯羹最珍慈竹笋”则揭示了他对简单生活的珍视。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体现了陆游作为文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亲近。
结尾部分,陆游以“灯下发影看鬖花”收束,意象朦胧而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诗中渗透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伤,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陆游作为诗人的博大胸怀与独特视角。
全诗表达了陆游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哲思和对自由的追求。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白居易
D. 李白
诗中提到的“铃斋”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个安静的地方
C. 一种茶
D. 一种食物
“杯羹最珍慈竹笋”是指什么?
A. 竹笋是最珍贵的食物
B. 杯子里盛满了竹笋
C. 杯子里的水
D. 竹子
诗中“岂惟惯见蓬婆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美好景象的厌倦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喜爱
D. 对远方的渴望
陆游 vs. 杜甫
两位诗人都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但陆游更倾向于描绘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简单,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人间苦难。
陆游 vs. 白居易
陆游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怀和隐逸之乐,而白居易的诗则更倾向于反映社会现象与民生疾苦,风格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