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词二首》

时间: 2025-05-03 21:44:28

诗句

常年二月已清明,今年清明三月中。

寄语寻春携酒客,桃花虽歇有东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4:28

原文展示:

常年二月已清明,今年清明三月中。
寄语寻春携酒客,桃花虽歇有东风。

白话文翻译:

常年二月已经是清明节了,而今年的清明节却是在三月中旬。
我想对那些寻找春天的饮酒客们说,尽管桃花已经凋谢,但东风依然存在。

注释:

  • 常年:指每年,常态。
  • 清明:指清明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阳历四月初。
  • 寄语:寄托言语,向他人表达。
  • 寻春:寻找春天的气息。
  • 携酒客:带着酒的朋友。
  • 桃花:桃树的花,象征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春的来临。

典故解析: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既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踏青赏春的时节。桃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美丽与短暂,东风则是春天的象征,带来温暖和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同芳,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对春天的期盼与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春天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的时令,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考。诗中提到“常年二月已清明”,显然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春天的到来似乎总是稍稍迟到。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寄语”这个表达,显得既亲切又富有情感,仿佛在与朋友对话,邀请他们共同感受春天的气息。

接着,诗人提到桃花的凋谢,似乎在感叹春天的短暂与美好。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失落,反而以“东风”作为春天的代表,强调了春天依然存在的美好,尽管桃花已歇,这种对比让整首诗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

诗中所流露出的情感,既有对春天的珍惜,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现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体而言,这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描写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常年二月已清明:说明每年清明节的时间,暗示时间的流逝。
  • 今年清明三月中:今年的清明节在三月,显得不同寻常。
  • 寄语寻春携酒客:诗人向寻找春天的朋友们发出邀请。
  • 桃花虽歇有东风:尽管桃花凋谢,但春风依然存在,象征着春天的继续。

修辞手法

  • 对比:桃花的凋谢与东风的存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将春风拟人化,赋予其生动的形象。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与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短暂。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常年二月已清明”这句中的“常年”是什么意思?

    • A. 每年
    • B. 每天
    • C. 每月
  2. 诗中提到的“桃花虽歇”意味着什么?

    • A. 桃花盛开
    • B. 桃花凋谢
    • C. 桃花即将开放
  3. “东风”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冬天
    • B. 春天
    • C. 秋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同芳的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前者表现的是春天的细腻情感,后者则通过壮丽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两者在意象使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中国古诗词的丰富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赏析》
  • 《李同芳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凉轩 江左驿舍寄文湖 雪里桃花二首 其一 栽孤松为九华山钟道士作 陪葛元白仇仁近访南竺诗僧分韵得影字 移兰 题湘灵鼓瑟 游仙词 闻早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巾的成语 舟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束伏 沺沺 音字旁的字 神色怡然 鸿渐之仪 追根刨底 艮字旁的字 宂急 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荡然无遗 生字旁的字 古劲 积忧成疾 三等九格 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