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秋战国门。再吟》

时间: 2025-08-09 12:15:34

诗句

攻城来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属四邻。

徒逞威强称智伯,不知权变是愚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2:15:34

原文展示:

攻城来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属四邻。
徒逞威强称智伯,不知权变是愚人。

白话文翻译:

攻打城池时,应该珍惜早先的盟约,一旦家国沦为他国的附庸。
单单炫耀自己的威力,称自己为智伯,却不知道权谋变化才是真正的愚蠢。

注释:

  • 攻城:指攻打城池。
  • 惜先分:珍惜早先的分分合合,指维护盟约。
  • 家邦:家国,指自己的国家。
  • 属四邻:成为邻国的附庸。
  • 徒逞威强:仅仅炫耀自己的强大。
  • 智伯:历史上的智伯,指的是春秋时期的智氏,因其权谋而知名。
  • 权变:权谋变化,指的是政治手腕和策略。
  • 愚人:指那些不知变通、愚蠢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昙,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关注政治、战争以及人情世态,风格往往带有讽刺意味。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春秋战国时期,正值诸侯割席断交、权谋纵横的时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力与智谋的思考。

诗歌鉴赏:

《春秋战国门》是一首富含政治哲学的诗,周昙以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权谋与仁义之间的矛盾。首句“攻城来下惜先分”意在提醒统治者们在进行战争时应珍惜原有的盟约与和谐关系,强调了和睦相处的重要性。然而,接下来的“家邦属四邻”则警示如果不珍惜这些关系,最终可能导致国家沦为他国的附庸,失去独立与尊严。

在诗的后半部分,周昙讽刺那些仅仅依靠武力与威望而自以为是的统治者,尤其提到“智伯”,揭示出这种行为的短视与愚蠢。智伯在历史上是个富有权谋的角色,但诗中却指出,真正的智慧在于能够应对不断变化的局势,明白权变的重要性。因此,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讽,表现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攻城来下惜先分:在攻城的同时,应该珍惜早前的分合与协定。
  2. 一旦家邦属四邻:一旦国家沦为邻国的附属,失去了自主权。
  3. 徒逞威强称智伯:只会炫耀个人的威力,称自己像智伯那样聪明。
  4. 不知权变是愚人:却不知道能够随时变通与应对才是真正的智慧。

修辞手法

  • 对比:将“珍惜盟约”与“沦为附庸”对比,强调了战争的代价。
  • 反讽:对“智伯”的称赞与实际的愚蠢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真正的智慧与愚蠢的界限。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思权力与战争的关系,强调珍惜和平与和谐,警惕单纯依赖武力而忽视权谋的短视行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攻城:象征战争与冲突,代表了权力的对抗。
  • 家邦:象征国家的独立与尊严。
  • 智伯:象征权谋与智慧的双重含义,反映了历史的复杂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攻城来下惜先分”中,“惜”字的意思是: A. 讨厌
    B. 珍惜
    C. 放弃
    D. 遗忘

  2. “家邦属四邻”中,“属”的意思是: A. 归属
    B. 参加
    C. 反对
    D. 失去

  3. 诗中提到的“智伯”是指: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名词
    C. 一种动物
    D. 一种植物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兵车行》
  • 李白的《士人行》

诗词对比

  • 《兵车行》同样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对社会的思考,使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与情感描写。
  • 周昙的《春秋战国门》则更侧重于政治的权谋与智慧的思考,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强甫 自警 读邸报二首 陆贾二首 永嘉曹君赠诗次韵一首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 清凉寺 自用台字韵一首 祁阳道中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别生枝节 自甘暴弃 包含娴的词语有哪些 琼姿 包含胁的成语 包含盔的词语有哪些 震蚀 纳污藏疾 敬终慎始 包含璧的成语 走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煜耀 歺字旁的字 孝节 戎首元凶 包含腰的成语 形式主义 臣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