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张曦颜两花图──繁杏》

时间: 2025-05-01 00:33:10

诗句

红纷团枝一万重,当年独自费东风。

若为报答春无赖,付与笙歌鼎沸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3:10

原文展示:

题张曦颜两花图──繁杏
红纷团枝一万重,当年独自费东风。
若为报答春无赖,付与笙歌鼎沸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繁盛的杏花,花朵如团团红霞,繁密得像一万重叠的枝叶。回想当年,杏花独自承受着春风的吹拂。若要回报这春天的无情,我愿意将它献给热闹的笙歌之中。

注释:

  • 红纷:红色繁盛的样子。
  • 团枝:像团块一样的枝丫。
  • 费东风:耗费了春天的东风。
  • 春无赖:春天的无情、无奈。
  • 笙歌鼎沸:形容音乐声嘹亮,热闹非凡。

典故解析:

“东风”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万物复苏,而“笙歌鼎沸”则是描绘一种热烈的场景,常用于宴会或庆典中,代表着欢乐与喧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君复,号石湖,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身世显赫,曾任职于官场,但也多次因政治原因遭受贬谪。范成大以写景抒情的诗歌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描绘花图的基础上,抒发对春天的感慨。诗中对杏花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无奈,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繁盛的杏花,引发了对时间与生命的思考。诗的开头以“红纷团枝一万重”展开,生动地描绘了杏花的绚丽多彩,仿佛让人置身于花海之中,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却转向了对春天无情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用“若为报答春无赖,付与笙歌鼎沸中”来表达对春天的无奈与无情,似乎在感叹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春光易逝,欢乐的时光也如昙花一现。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丰富,不仅展现了杏花的美丽,还蕴含了深邃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红纷团枝一万重”:以生动的形象描绘杏花的繁盛,突出其色彩的鲜艳与数量的庞大。“一万重”形容花团密集,仿佛无边无际。

  • 第二句“当年独自费东风”:回忆当年,杏花独自承受春风的吹拂,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

  • 第三句“若为报答春无赖”:直面春天的无情,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第四句“付与笙歌鼎沸中”:表达了将对春天的感激与回报,愿意在热闹的场合中传递快乐,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比作团团红霞,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称之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既有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杏花: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美好,同时也隐含着短暂与无奈。
  • 东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意味着生命的希望。
  • 笙歌:象征着欢乐与庆祝,表现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范成大
    C. 李白
    D. 苏轼

  2. “红纷团枝一万重”中的“万”字用于什么修辞? A. 拟人
    B. 夸张
    C. 比喻
    D. 对仗

  3. 诗中提到的“笙歌鼎沸”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孤独
    B. 欢乐
    C. 悲伤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范成大的《题张曦颜两花图──繁杏》更侧重于对自然的描绘与感慨,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孤独。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时代背景。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岘山亭,寄晋陵张少府 送友人之京 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 登望楚山最高顶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武陵泛舟 夜泊宣城界(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 醉后赠马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二门 一呼再喏 黍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监护 知文达理 东道主 螺呗 投梭折齿 违天害理 丨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团员 鳥字旁的字 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苦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