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8:5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8:55:29
立春前一日雪
作者: 方岳 〔宋代〕
历眼看看剩浃旬,
山河大地一齐新。
不成过腊都无雪,
只隔明朝便是春。
夜半有谁过剡曲,
年丰无处不尧民。
草亭只在梅花外,
知与人间隔几尘。
在这个即将迎来春天的日子里,我不禁回头看看,才发现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山河大地都焕然一新。即使到了腊月,也没有下雪,明天一到,就正式迎接春天了。半夜里,谁在剡曲上徘徊?丰收的年头,民众的生活处处充满了尧舜的盛世。那草亭仅在梅花之外,知晓与人世间隔了多少尘埃。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善于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情风景,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长,常有哲理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语言简练,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此诗创作于立春前夕,正值寒冬将尽,春天即将来临之际,诗人通过描绘雪的景象,表达对新春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悟。
《立春前一日雪》是方岳用以描绘立春前夕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诗的开头,诗人通过“历眼看看剩浃旬”引入,强调时间的流逝,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接着,诗人描绘出“山河大地一齐新”的景象,展现出春天将至时万物复苏的生机与活力,带给人一种希望的感觉。
而“不成过腊都无雪,只隔明朝便是春”的对比,既表现出冬天的寒冷,也强调了春天的临近,传达出一种冬去春来的自然规律与哲理。随后,诗人又从自然景象转向人世,提到“年丰无处不尧民”,体现出丰收的喜悦与民众的安乐,显示出对社会繁荣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草亭只在梅花外,知与人间隔几尘”作结,梅花的象征使得春天的气息愈加明显,而草亭的存在则暗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喧嚣的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繁荣与百姓幸福的关切,展现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历眼看看剩浃旬”意指什么?
A. 诗人对春天的期待
B.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诗人对冬天的厌倦
“年丰无处不尧民”中的“尧民”指的是?
A. 普通百姓
B. 尧王时代的百姓
C. 诗人的朋友
诗中提到的“草亭”象征着?
A. 繁华的城市
B. 人们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C. 春天的到来